第十四章 武王之死



    一骑飞快的在周王城内奔驰,马蹄如极速流转的车轮,与地面磨蹭出飞溅的火花。守城将士见到此景一脸怒意,即使周王朝不复往日盛威,天子脚下也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城尉正想呵斥,但看清来人后,立马把已经到嘴边喝骂又咽了下去,并庆幸自己幸亏没有冒犯来人。

    “快开城门!”马背上的男子一声大喝,守城军士哪敢违抗,立马转动木轮,城门缓缓而开。

    来人剑眉星目,冷峻的面庞隐隐带着一丝急迫,深邃的眸子中闪烁着冰冷的目光,紧紧盯着缓缓开启的城门。座下的黑色大马打着响鼻,马鼻呼出因快速奔跑产生的热气,左右摇摆着头颅,四蹄不断踢踏着地面,仿佛在传达着主人的焦急。

    城门开到能通过一马的宽度时,来者快速催动坐骑,马蹄如飞,踏着还未完全放下的吊桥高高跃起。人马紧紧贴着,一跃腾空,几丈宽的护城河一跃而过。黑马前蹄重重的踏在河对岸,泥土四溅,后蹄落地发力,一人一马快冲而出。马上之人正是魏冉,他此刻需要办一件极为重要的事,这件事连秦王的安危都比不上。

    快马加鞭,转瞬之间魏冉出现在了周王城外的三万人马面前。这三万人马正是陪同秦王前来观鼎的两万禁卫军和一万郎官,都是负责大王安全的护卫力量,此刻秦武王生死难料,周王城内消息正在慢慢传开,这三万人马是关系到秦王一行能否回到秦国的重要保障。

    此刻大王昏迷不醒,又处于周王城管辖之地,一旦秦王受伤的消息传出将引发重大的震乱。魏冉此时来,正是要稳定这三万军心,同时掌握能在接下来狂风暴雨中担当中流砥柱的力量。能在这种情况下做到这点的只有他,拿下宜阳的魏冉,担任丞相的魏冉,深得军心的魏冉。

    “所有禁卫军听令,防御阵型。”将士们跨着整齐的步伐,战马结着整齐的方阵,按照魏冉的命令,形成了一个圆形防御方阵。

    “郎官准备马车,随我入城迎接大王!”

    “诺!”整齐划一的应诺,郎官们拥着一辆华丽的马车,随魏冉沿着来路进入周王城。

    守城的周军看着浩荡的队伍都吓坏了,难道秦军要攻城?

    秦军自顾自的进城,与守城军根本没有接触。城尉松了口气,周朝早已名存实亡,别说一万秦军,就是只开一千秦军,他们也不敢抵抗。因为秦军背后是强大的秦国,而他们守着的只是一个还有着名字的空壳。

    一万郎官进城后快速散开,按照魏冉的指挥封锁各个出城道路。秦王受重伤的消息,在他们所有人安全回到秦国之前,绝不能从这里走漏半点风声。

    魏冉和几名郎官拥着马车直接进入周朝太庙大殿台阶下,大殿中一众文武官员守着昏迷的秦王赢荡。此时他们已经没了刚才的慌张,三万秦军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当务之急就是回国救醒秦王。

    小心的将赢荡抬入马车,魏冉一行人朝城外快速行去,虽然已给赢荡简单止血,但情况还是不容乐观。

    进城时的一万郎官只有几十个跟随着出城,其他人还在封锁消息,起码要等魏冉等人护送着赢荡回到秦国,到那时他们才可以撤退。危机时刻,不能有丝毫差池。

    两万禁卫军护送着载有赢荡的马车向秦国赶去,所有人的心头都是沉重的,但没有人有丝毫异样举动。因为队伍的中心是整个秦国最有权势的一群人,他们积累的威严控制着整个局势。

    队伍行至半路,扎营休息,不管人还是马,都不可能承受住一直不停的奔波。但即使停止赶路众人也没有放松警惕,禁卫军分为数队,轮换着守护着中心简易搭成的王帐。

    王帐中魏冉,甘茂,樗里疾三人立于赢荡榻前,就在刚才,昏迷的赢荡清醒了过来。他面如金纸,魁梧的身躯只能瘫软的倚靠在叠起的被子上。三人都知道,此时的赢荡已经快不行了,这是回光返照的现象。

    看着眼前只有二十三岁的年轻君主,魏冉心中在想,是自己的推波助澜害了赢荡吗?很快他在心里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一个国家需要勇敢的君主,却不是一个如赢荡这般过于刚勇的君主。魏冉想要权力的巅峰,但他要的不是王位,而是让秦国在自己的辅佐下日益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