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为什么



    回想起来,陆聆涛竟然能在诺大的京畿道上这么快找到楚亓龙小凤和赵昰赵曦,本身就很值得怀疑。

    更别说银色面具人开始时牛皮轰轰,最后却被他立毙刀下——怎么看都像杀人灭口。

    楚亓不觉涩涩问道:“可你这是为了什么?”

    可我这是为了什么?

    陆聆涛亦在问自己;他笑了笑,回答道:“这不是很明显吗?我是为了夺权——实话说,我最早真以为小皇帝出京是因为丢了玉玺。”

    小皇帝丢了玉玺,权愈想借此作文章弹劾小皇帝,为日后将小皇帝拉下马做足舆论。

    权太师的手段,他深以为然;决定推上一把,与权太师结个善缘。

    毕竟楚门不是他唯一的选择,特别是如果有一天楚老爷子仍然偏心地传位于独子楚亓的话,他陆聆涛岂能屈之于下?

    可他也不可能公然反出楚门,于是戴上银色面具,隐藏了身份。

    随着对京畿道事件的不断深入,他发现,这根本就不是小皇帝丢了玉玺的事,而是宫里丢了小皇帝的事!

    于是,他立即做出相应策略调整:先是现出真身,再让人假扮银色面具人,在救驾之时,当着龙小凤和小皇帝的面杀了他,一来摘出自己,二来求功,在小皇帝面前留下好印象。

    如果小皇帝能为他开金口——楚门自诩“天子纯臣”——楚老爷子在选接班人时多半不能罔顾天子意见。

    只不过,他打的一手好算盘,却抵不过大宋皇宫里的奇事一件接着一件。

    陆聆涛说到这里,满脸尽是嘲讽:“我万万没想到,小皇帝为私自出宫玩耍,竟然还弄出了天子替身这么匪夷所思的事!”

    楚亓只觉背后一阵一阵地发凉。

    楚门接案,每当有大案终结,都是由他来问口供,他会代入嫌疑人,想像自己处于同样情形下的心境,复盘案子始末与起因。

    他对此驾轻就熟,甚至颇为享受。

    可是面对陆聆涛,他全然失去了审问者的心理优势,只能怔怔地听陆聆涛说,陆聆涛成了那个复盘的人。

    陆聆涛的声音回荡在甬道中,越发地阴深恐怖:“……如此荒唐的皇帝,怎有资格掌国?!我不由想,权愈或许是对的。”

    他的野心和格局随之变大。

    送少年天子回京之后,托淑宁长公主的福,他第一时间得知了少年天子想娶龙小凤为后的消息。

    宫乱之局,正是以此为开端。

    暗地里联络各种在野势力,明面上则做了一件最为关键的事:将消息透露给龙小凤,并怂恿她逃婚。

    只要龙小凤离开盛京,已经私自出宫过一次、又安然回来的少年天子,十有八九会重蹈覆辙。

    侥幸过一次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的运气好得异于常人,何况这位少年天子本就是出了名的熊孩子。

    一切都如他所料,赵昰被诱出京,同时留下天子替身,给了假货鸠占鹊巢的机会。

    他立即进宫同天子替身接触,并顺利地拿下他,与之结盟。

    宫外,则借口要请暮江吟帮龙小凤等造通关密令,在西湖一下船,他就“请”走了她。

    开始时暮江吟对自家哥哥与陆聆涛的交易并不十分清楚,待发现事有蹊跷,以她一己之力难以阻止,这才在《故京图》暗藏玄机,引楚亓破局。

    陆聆涛对暮声寒的说辞,是让暮江吟在宫内帮假皇帝伪装文书;

    其实他留下暮江吟的主要目的,是以她为质,一来避免暮声寒临阵倒戈;二来,可以把她变成挟制楚亓的一把利器。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过是前奏。

    他对天子替身所言,“真的那位回不来了,你就是真的皇帝”什么的,自然不是真话;他会保证赵昰回到皇宫与天子替身对质,将“真假天子”案闹大,闹得越大越好。

    乱中取胜,才能夺取最大利益!

    他从权愈身上得来灵感,却比权愈做得更彻底!

    权愈在赵昺花了近十年的工夫,想要拱赵昺上位;陆聆涛的计划是利用权愈的野心,以合作为借口,借着权愈这把好刀,先把赵昰拉下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