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初学乍练-第2/3页





    这种敬意也恰恰是让“老刀鱼”最欣慰的,他隐隐感到,或许他还真碰上了两个虚心好学的好苗子……

    “老刀鱼”毕竟是年岁大了,虽然经过了一夜的休息,可第二天还是喘不顺气,脸色也发灰,仍未完全地从“潜水病”的后遗症里彻底恢复。

    所以早潮他就没下水,直到等到吃过了早饭,日头把整个“星火湾”都晒得暖洋洋的时候,他才带着洪衍武和陈力泉下了海,开始给他们上当“海碰子”的第一课。

    至于“小百子”,虽然极力要求也要学,却被“老刀鱼”硬邦邦地回绝,给留在了岸上。

    因为照他的话说,“小百子”年岁还太小,人也太瘦,肋巴条骨缝里都能透出阳光,又怎能经得住老洋里流过来的水?他要是教了,那就是神作书吧孽。

    自然,洪衍武和陈力泉也不想“小百子”以身涉险,于是那怕“小百子”再不乐意,但他在三人一致的意见下根本没有反对的能力,也就只好带着委屈去附近的树林里打鸟,拾柴去了。

    谁都知道,“碰海”的首要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一身好“水性”。

    “老刀鱼”昨天已经见过了洪衍武和陈力泉游泳,但因为当时天色已暗,他又在头昏眼花中,看得并不确切。于是下海之后,首先第一件事,他就又让他们重新游了一次。

    洪衍武和陈力泉的泳技是在京城附近野湖里练就的,严格讲,姿势并不如何规范。但“老刀鱼”也不是职业的游泳教练,在他看来,这俩小子其实游得已经满不错了。

    首先,洪衍武和陈力泉的体力都远超常人,划水有力,迅勐快捷。而且他们胳膊从水里抽出来,拍下去,也相当干净利索。这里说的干净利索是不带出多少水花,这实在是得有点功夫。

    可是这也并不是说,他们的游泳就没挑儿了。因为他们的泳姿完全是比赛式的自由泳,侧重于速度,手脚并用,只能几百米、几百米地快速冲刺。

    而“海碰子”最需要长久地、不停顿地搏击,那不是几百米,几千米,几万米,是永远不停不休地马拉松。况且,“海碰子”的手还要腾出来干其他的事儿,也决不能占用胳膊来游泳。

    所以“老刀鱼”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教他们如何手里持物,只靠两条腿游泳。

    这一项,其实只需调整一下游泳姿势即可,洪衍武和陈力泉过关都很容易,他们没多会就掌握了“海碰子”独有的两种游泳方式胳膊闲置,只凭两腿的力量推动的蛙泳和自由泳。

    另外,为了便于找到海物后在海面上定位和调整下潜角度,“海碰子”还得掌握在无任何依托的海中“原地踩水”的能力。

    要做到这一项可就需要点技巧了,也有点难度,因为海浪是持续流动的,且波浪湍急,不比寻常的静水湖面。

    不过洪衍武和陈力泉却大大出乎“老刀鱼”的意料之外,没过一个小时,他们竟然也能游刃有余,保持方位不动地浮在海面上了。

    说真的,“老刀鱼”是真有些吃惊的,他没想到洪衍武和陈力泉竟像是两个“碰海”的天才。因为就是长在海边的人要不练个三五天,也不能熟练地做到,他自己当年也是练了半晌才学会的。

    这不免让他对授艺这件事又多出了几分真心的兴趣,他倒真想看看这两个小子到底能学到什么程度了。

    不过话说回来,真实原因并不是洪衍武和陈力泉悟性有多么地高,他们其实还是沾了跟玉爷学过跤术的光了。

    因为“海碰子”这一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两条健壮的腿,而“玉爷”给他们打下的基本功一大半都在腿上,要论实际情况,恐怕还真没一个“海碰子”的腿能有他们这样有力、坚固。

    况且,“跤术”本质上就是要学会控力,先得站直了不趴下,才能摔别人。各种绊子、步法也全是研究在各种力量中如何保持底盘稳固的学问,所以洪衍武和陈力泉是属于既有实力,又掌握了许多用力技巧的人。

    说白了,他们就跟练过“九阳神功”的张无忌一样,有了坚实的底子,再练什么武功都比别人快得多。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通过身体来学习、掌握的技能、技巧尤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