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番僧



    利玛窦本是神圣罗马帝国人士,自小受洗天主教义。满三十岁时,随西洋船队漂洋过海来到大明。利玛窦自问教法精通,又研习了古希腊、古罗马的诸多著作。便欲在大明弘扬天主教法,传播西洋之文化。美其名曰:让上帝的光芒照耀蛮荒世界!

    怎知来了大明后,却发现东方世界更是繁花似锦!治世之法不下几十种,儒、墨、法、名皆有传人;佛门、道家证辩古今;利玛窦走遍大明千山万水,尝试了几次宣扬教义,也只能吸引来一些山沟里的无知山民。可若想再继续发扬,便是村里的秀才都不屑于听他说教。

    利玛窦便另想了主意。披换了僧袍,冒充是“牛贺洲”东渡而来的佛教弟子来传播教义。初时,民众信以为真,但听讲了几次后,发现全然不对。最后被几家寺院扭送官府,利玛窦只得拿出罗马户籍,借着外籍身份才侥幸未被官府收监发配。

    后利玛窦痛定思痛,发现在大明传法。左右也绕不过儒家正统。索性便穿起了儒生袍,又自学了些儒家春秋时代的法门奥义。便借着儒学来传教。没想到效果很不错!相随者众多!也便渐渐立下了脚跟。

    待得这一日。韩木、李毅、王信、韩林儿四兄妹相约出门游玩。主要是听得风声,那西洋和尚利玛窦今日在西城教堂开坛**。李毅颇有兴致,马上拉了兄妹几人前来听讲。还没临近,就见前来听讲的人众多,有妇孺、有老汉,也有长衫文生。几人拨开人群,挤到前排站定,便认真听讲。

    利玛窦在**:“东方华夏有儒家精义《诗经》传世,分为风、雅、颂。其中有《大雅·皇矣》一篇曰: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讲的便是上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的故事。而这东方的上帝,在我西方也有神迹,其名为天主。

    先贤朱子在《周易本义》中,曰:帝者,天之主宰,以其为生天、生地、生万物之主也,故名之主。

    所以,东方的上帝,与我西方的天主其实本为同一。只是东、西的语言不同、名字不同、所以表述也不同。但,天主唯一,却是相同!天主爱世人,降福于人间;天主爱世人,救黎民于水火。所以天主便是东、西方人民的共同之主!信天主得永生!阿门!------”

    李毅听了一会,这洋和尚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居然用东方的经典去证西方的神,也算是别开生面了。便嘀咕了一句:“这洋和尚讲的法,还真是---颇具浪漫主义气质!”

    韩林儿好奇:“二哥,这个浪漫,是个什么意思啊?”

    李毅随口答道:“就是男人哄女人时的胡说八道!”

    韩林儿恍然大悟,又捂嘴偷笑看着王信。

    王信急忙申辩:“天地良心,我对你可从没浪漫过!”

    韩木却皱眉:“这洋和尚,所引用的经典皆无错疏,若想反驳也无从下手。难道他所演的道,真是正法?所言的上帝、天主为真?”

    李毅不以为然:“这个洋和尚无非是穿凿附会而已。诗经嘛,就是写诗,都会夸张比拟。若是当真了,那才是傻子!便比如,诗仙李白所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难道瀑布真有三千尺那么长?难道真是九天银河落下来的?”

    王信拍手:“正是如此!可惜这洋和尚读书不精!八窍只通了七窍,便是一窍不通!哈哈。”

    韩木正色:“也莫小看这洋和尚。他所引用,皆是儒家正典。诗经、朱子皆是当今的科举正统。对于儒家来说,便只能释义,不能反驳。现在的儒生,只能说他理解略有偏颇,但不能说他全是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