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节-新想法-第2/3页



  这会儿没有人质疑黎峰一开始就做偏了题,即使是栾政Wei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

  都怪那些土黑子们,明明有人工降雨的现成手段不搞,偏偏要弄什么劳民伤财的祈雨仪式,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连带着还把华夏人这边给带歪了,没能抓住重点。

  早知道有这样的玩法,还不如干脆货运一批催雨火箭过来,或批发,或零售,没事放着玩儿都可以。

  如果赶时间的话,就直接从巴铁那里订购,这么点儿距离几天就能到货,根本不费事,总共加起来才几个钱?

  和华夏维和部队的日常消耗相比,这点儿费用根本不值一提。

  “不用申请,我们自己做,才多大点的技术含量,顺便还能以工代赈,给当地创造就业和GDP。”

  李白却觉得根本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完全可以自力更生。

  在鞭炮盛行的年代,哪家孩子不会玩小火箭,碘化银,推进燃料,合适的火箭管子,再安上几个尾翼,试验个几次,保证射程高度达到四千米以上,这不就妥了吗?

  又不是军用火箭,要什么准头,目测都绰绰有余。

  天空中的云朵那么大,想射不中都难,一发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两发,两发不行就四发,扩散的碘化银很快就会吸引云团中的大量水汽,最终变成雨水降落到地面。

  “这样能行吗?”

  栾政Wei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

  “反正是一锤子买卖,不用考虑长久生意,只要贿赂到位,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更何况,我们都快成了这里的本地部落,谁敢不服?”

  尽管李白在半开着玩笑,不过索马里的土黑们却未必会把他的话当做玩笑来看。

  有钱有人有枪有装甲车,还在这次十几个土著部落联办举行的祈雨活动中大出风头。

  哪怕华夏人再怎么低调,在当地都已经是一股极大的势力,随随便便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关注和解读。

  无形中让栾政Wei和崔团长的工作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以维和部队的职责,原本就不是在索马里地区全程打酱油,扮扮小透明,装成人畜无害的模样,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到毫无存在感。

  华夏维和部队的影响力必然与日俱增,而十发催雨火箭,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

  听到李白的话,栾政Wei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这货的胆儿也太肥了,真是敢想。

  “维和部队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国内也不允许啊!”

  黎峰却觉得李白是异想天开。

  维和部队也是军队,不仅要接受联合国的安排,更要服从国内的指挥,怎么能自己搞产业呢?

  “以个人名义搞,不就行了!”

  李白自然是有主意的。

  “怎么搞?”

  栾政Wei倒是很有兴趣想要听听李白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他看得出来,这位年轻的精神科医生谋划甚深。

  “用非军籍的身份,跟当地人合伙,我们负责出钱出技术出设备,对方负责出人出场地,以前中外合资怎么搞,这里就怎么搞!”

  李白的建议其实一点儿都不复杂,抄华夏八九十年代的作业而已,新闻联播看了那么多年,不会也得会了。

  难怪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将那些非洲的大人物们当成乡下干部来看待,真是一点儿都没有冤枉。

  同样是面对列强们的压力,华夏硬生生结束了乱世,从无到有的建设出一个盛世。

  非洲这边的小伙伴们却有点儿惨了。

  列强们没来的时候,懒种懒收晒吊。

  列强们来了,被贩卖人口,强行去见世面,没去成的留下来苦逼种植做工,吃面包喝甘蔗酒。

  后来列强们觉得没什么油水,撤了。

  留下来的这些黑人小伙伴们又重新回到昔日的自由和民主,继续懒种懒收晒吊。

  搞发展是不可能搞发展的,遍地都是拆破师傅,建设能力战5渣,破坏能力100+,有的吃就吃,吃饱了晒吊,没的吃就吃土。

  如果连土都吃不上,那就打战,乱得连列强们都感到麻爪,他们输入了一点儿文明算是前功尽弃。

  再看看华夏人这边,大清都已经亡了,怎么非洲这边结束了殖民,重获自由和民主后,怎么还不如被殖民前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