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千钧一发(三)



在隧道两端的出口附近,各部署了一支营级规模的快速行动部队,不但配备坦克战车等重型装备,还是由王室卫队直接指挥。在下达命令之后,这两支部队能在五分钟内赶到,并且从两端封锁隧道。

 此外,在西边大约二十千米之外,还部署了一个装备三十门大口径自行榴弹炮的野战炮兵营。

 这支炮兵部队同样听从王室卫队指挥。

 为了确保反恐行动取得成功,王储亲自下达的命令,把这个装备PLZ—45G自行榴弹炮的野战炮兵营从也门抽调回来,还从战略储备里面划拨六百发,也就是差不多半个基数的精确制导炮弹。

 站在沙特当局的立场上,这绝对是大手笔。

 虽然PLZ—45已经在沙特皇家陆军服役几十年,可以说是老掉牙,但是沙特皇家陆军非但没将其淘汰,还在几年前投入巨资,对状态比较好的几十门进行了升级改造,也就有了现在的PLZ—45G。跟基本型号相比,PLZ—45G不止是换上了当今时髦的,或者说做为先进火炮必须得有的五十二倍径身管,还更换了整套火炮系统与火控系统,仅保留底盘、动力系统与行走机构。简单说,那些对火炮射程没有多大影响,而且在翻新之后还能够使用几十年的系统与设备都保留了下来。整个改造的核心,也就是升级火炮系统。只不过,改造的目的不止是为了提高火炮的射程。

 沙特皇家陆军花钱对几十门PLZ—45进行升级改造,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为了使用从中国进口的精确制导炮弹。

 哪怕按照宣传,中国生产的出口型弹药能够适配所有符合北约标准的火炮,欧美国家的火炮也能发射,可是只有使用中国生产的火炮才能把炮弹的性能完全

 发挥出来。事实上,像PLZ—45这种老式火炮要在进行升级改造之后,才能够适配新式炮弹。对不差钱的沙特军队来说,最理想的做法是重新采购一批新式火炮,用来替换快要达到服役寿命的PLZ—45。只可惜,在也门鏖战数年,加上全球经济衰退产生的影响,沙特当局不得不精打细算,能节约就别浪费。

 当然,实战早已经证明,从中国进口的精确制导炮弹不但是物美价廉,作战效率也十分惊人。

 在也门战场上,PLZ—45G与“彩虹”已经成为了沙特军队的标准支援单位,还是作战效率最高的打击力量。大部分时候,都是由“彩虹”负责搜索,在发现目标之后,把坐标等信息发给附近的炮兵部队,然后由PLZ—45G开火完成打击。用精确制导炮弹,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附带损伤。因为由“彩虹”负责指引,向炮兵提供目标坐标,甚至直接用机载激光照射目标,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派遣特种兵去前方冒险,而且在打击结束之后,也可以由无人机负责甄别战果。

 其实,由炮兵承担打击任务也是为了省钱。

 “翼龙”携带的小型空对地导弹,或者是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的小直径炸弹,从中国采购的价格不会低于二十万美元,部分新式型号的单价还高达一百万美元,而PLZ—45G使用的精确制导炮弹的单价也就几万美元,哪怕是配备了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达到五十公里的增程型号,沙特方面大批量采购的单价也只要十万美元。要说效费比,精确制导炮弹不但超过了导弹,甚至超过了普通炮弹。这就是,对付典型的点状目标,往往需要耗费几十发,甚至是几百发单价在五千美元到五万美元之

 间的普通炮弹,而换成精确制导炮弹,只需要一发就能摧毁目标。关键是,精确制导炮弹产生的附带伤害更小,更加适合用来打击隐藏在城市里的单个目标。

 在也门的混战当中,联军主要对付的就是这类目标。

 正是如此,这几十门PLZ—45G一直部署在也门,而且一直被用来执行打击任务。

 要说的话,也就是超高强度使用,让这些原本计划在改进之后还能使用二十年的自行榴弹炮,在短短几年之后就陆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其中不乏由保养不当与维护不够产生的故障,但是就总体而言,仍然跟榴弹炮本身有很大关系,即整个火炮系统都快到极限设计寿命了。

 为此,沙特当局在去年就发出招标书,打算从国际市场采购几百门自行榴弹炮,用来取代包括这些PLZ—45G在内的,所有的现役自行火炮。只不过,沙特当局明确要求这种新式火炮必须在沙特本土组装生产,还要在沙特本土建一座大修厂,并且会优先考虑跟愿意提供技术的厂商合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