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全面混战(三)



这个时候,赵诗棋提醒戈武,让他关掉麦克风。

 “这是由上级下达的死命令,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必须阻止恐怖分子把核弹送入伊朗境内。”等戈武关闭麦克风之后,赵诗棋才说道:“我也是开始才知道,只要有需要,后方会采取断然措施。”

 “什么断然措施?”戈武也很是惊讶,毕竟是在伊拉克境内。

 “我国的护航舰队一直在亚丁湾活动,有一艘导弹驱逐舰装载了几枚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导弹的平均飞行速度超过十马赫,只需要二十分钟就能飞行两千多千米,而且弹着点的误差不会超过五十米。如果有特种兵使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还能打击车辆之类的,速度不超过一百迈的运动目标。哪怕配备的半穿甲战斗部,把几枚导弹发射出来,都能摧毁一整支车队。”

 “你在开玩笑?”

 “这是最后的手段,只有其他办法全部失效后才会让驱逐舰发射导弹。哪怕这会引发严重的外交冲突,甚至是恶**件,可是跟另外一种结果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赵诗棋长出了口气,转而说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你肯定能想明白。毕竟我们

 做这些是为了阻止爆发大规模地区战争。”

 戈武点了点头,也叹了口气。

 其实,在赵诗棋说出来之前,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

 要说的话,关键就一点。不管那枚核弹由哪个国家制造,原本又属于哪个国家,只要越过边境线就造成伊朗拥核的事实。到时候只要欧美国家愿意,尤其是美国与以色列打算借题发挥,就会将此当成开战的理由。换个角度看,为了掩盖当年的丑闻,美国当局很有可能怂恿以色列发动战争。更重要的是,中东地区当前的局势,搞不好以色列当局真的会借此机会发动战争。不是替美国火中取栗,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一场有针对行的战争,让中东地区继续战乱不断。

 显然,这绝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戈武立即就产生了更大的担忧。

 谁能保证,恐怖组织能够走到这一步,不是某股力量暗中推动的结果?

 换句话说,美国与以色列的情报机构积极采取行动,未必是为了追回核弹,更有可能在逼迫恐怖组织。

 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恐怖组织把核弹送往伊朗。

 戈武甚至觉得,

 在西边几百千米之外,有一架,甚至几架以色列空军的F—35A隐身战斗机在徘徊待命。只要确认恐怖组织已经把核弹送入伊朗境内,这些战斗机就会把携带的巡航导弹发射出来。核弹被导弹击中,哪怕没发生爆炸,只要破损产生核辐射,就能够成为以色列发动战争的理由。

 正是如此,才要竭尽全力阻止恐怖分子把核弹送入伊朗。

 “大家注意,有情况了!”

 听到提醒,戈武收回了思绪,朝面前的计算机屏幕看去。

 恐怖组织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山谷的东边,距离出口不到一公里,只不过前方的公路已经被堵死。从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来看,一辆卡车横着翻在公路上,附近有很多从车上散落出来的物品。

 看着像是交通事故。

 可是,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打前的几台越野车已经开始减速,后面的武装皮卡跟了上去,恐怖分子也明显察觉到了异常。

 不出所料,先头部队的小头目已经汇报了情况,大部队也就不会进入山谷。

 伏击?

 可问题是,这样的伏击战术也太拙劣了吧。

 哪怕需要拦截先头部队,也可以埋设遥控炸弹,而不

 是弄翻一台卡车,弄出交通事故的样子。毕竟在产生怀疑之后,恐怖分子必然会提高警惕,再发动袭击,肯定无法达到突袭的效果。

 除非,伏击对象不是前面的先头部队。

 道理也很简单,在先头部队发现威胁,并且发出了警告之后,大部队会停下来。因为还没有进入山谷,距离先头部队几公里,所以就算知道前方有危险,大部队的恐怖分子也不会加强防范。

 “能不能调整无人机的镜头,盯住大部队?”

 “等一下……好了。”

 屏幕上的图像晃动起来,先是变得很模糊,不过随后就恢复清晰,镜头对准的就是山谷西边入口外面的大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