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天清地宁,以德载道(4k)



  赵青心中暗暗思索,并向着桌桉上刚写成的一篇诗文望去,只见是首名为“桐柏崇道观”的诗,诗曰:

  妙道心期赤水求,隙驹光景任川流。朝真净界琼台月,涤想鲜飚玉宇秋。芝茹荐盘香露散,茶腴烹鼎绿云浮。劳生可念荣华束,食顷HD枕上游。

  字迹秀丽整齐,亦不失飘逸自然,形神俱备,有种清静无为的意韵,显露出李清宁在书法上的高超造诣。

  桐柏崇道观?赵青知晓这应该是道教南宗祖庭之地,位于天台山,最初由孙权遣葛玄建立,唐睿宗景云年间,敕为司马承祯置观,始有桐柏观之名,并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改名为桐柏崇道观。

  现在的桐柏崇道观,全真道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应该才逝世没几年,但已然相当兴盛,殊不亚于唐时。

  话说,逍遥子有一部分的传承来自于司马承祯,也许正是从这个宫观中得到的?

  在赵青心中若有所思的时候,李清宁两手支着巧俏的下颔,微笑着道:“这首诗是家父昔年观祖父出家所居的静室、游览天台胜景时所作。琼台夜月、玉宇清秋,终不过黄粱一梦,转瞬即逝。”

  “庄子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郄,忽然而已。’我深以为然,故而只在师父处习得了‘琴棋书画、诗酒茶花’这女子八雅,未曾修习过道家的武学。”

  说到这里,她主动起身,取过不远处的一罐茶叶,燃起炭炉,准备生火煮茶,招待客人。

  瞧着李清宁纯熟的手法、姿态优雅的动作,赵青心念微动,细品对方刚才的话语,知晓桐柏崇道观正是扫地僧曾经出家为道的地方。

  同时,她感应着李清宁身上的气息,猜测着对方在不老长春谷得到滋养后的境界修为,与她的目的所在。

  过了一会工夫,等到水煮沸之后,李清宁几次倾倒,斟出了两碗佳茗,将其中的一碗递给赵青,茶香四溢。

  默默地品了几口茶,李清宁突然开口道:“不老长春谷的情况,正合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要旨,再加上谷中阴阳地磁有异,方才出现了这奇异无比的灵网界域。”

  “老子有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样一处世外胜地、人间桃源里,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变得平和宁静,忘却了一切的纷争,达到了‘天清地宁、万物顺生’的至境。”

  “当年师父偶入此地,感悟天地自然之妙,拿到了一卷吕祖留下的神书,飘然离去。两百多年悄然而逝,却是不知他现下如何。”

  知道不老长春谷与世隔绝,没有外界的消息,赵青主动告知了她这些年外界发生的大事,包括扫地僧由道入佛、隐居于少林寺中,逍遥子近期即将得道飞升的情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