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宣室对(一)



    ;司隶校尉,虽带着校尉二字,貌似小官,但在两汉之际,校尉的地位是较为尊崇的。无论是孝武皇帝拱卫长安的八校尉,还是如今的”北军五校”都是比两千石的大员,只是随着后来的军阀混战,各种校尉的名号开始层出不穷,如骁骑校尉(曹操)、折冲校尉(袁术、孙策)、鹰扬校尉(曹洪),校尉的地位才日渐没落。

    而司隶校尉与一般校尉比起来,虽皆是比两千石的官秩,但权势却有云泥之别,因为司隶校尉究其本质乃是监察京畿百官的刺史,

    在三公渐渐沦为吉祥物的本朝,朝廷大事多是由其与尚书令、御史中丞官独断,就连朝贺之时,也是专门列席,号位“三独坐”。

    亦因如此,这个职责非天子亲信不得兼任,如汉桓帝之所以能铲除梁冀,重掌权柄,便与司隶校尉张彪关键之时奉诏率麾下中都官、徒隶包围梁府又密不可分的关系。

    “父亲到底是如何和远在雒阳的天子勾搭上的,还有天子这几年的碌碌无为与父亲有没有关系?”刘备皱眉深思着,这其中一定有他所不知道的事,可是身处涿郡,在无有足够的情报基础上,所谓的思索注定不会有答案。

    刘备拿着手中奏报,缓缓地转过身,目光透过墙壁,向西南帝都的位置望去,他隐隐有一种“山雨满楼”的感觉,或许离他奔赴雒阳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而在那里所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呢?

    洛阳城下,刘弘挑开车帘极目望去,人潮汹涌自十二门依次而入,城高池坚隐没云霄难见其状,然而胜地重游,他还未来得作一番感慨回忆,就见一队骑兵手持天子节旄快马自城门奔出,放声大呼道:“会稽使君,刘公可至?”

    刘弘连忙从马车下来,他认得这队骑兵的身份,看着头盔上高高扬起的洁白羽毛,除了天子亲军——羽林骑以外,谁敢身着如此骚包的装备。

    “会稽刘毅在此。”

    几位羽林骑兵闻声而来,翻身下马之后,验查了刘弘的身份的真伪,并齐齐行了一礼,接着为首的羽林骑队正神情严肃地道:“天子诏令,命吾等于城门等候,刘公一至,便请公速速进宫。”

    刘弘神情亦是一肃,对贾威、刘佑及随他而来的一众椽属使了个“稍安勿躁”的眼色,便上马随羽林骑去了。

    羽林骑带着刘弘从平城门直入,道旁的百姓黎庶见这飞驰的人马皆自觉地让出道路,然后站在路旁旁投射出好奇的目光、发出八卦的议论,当然其中自夹杂着帝都人民所特有的傲气与优越感。

    众人行了一会,便到了南宫的朱雀门之前,刘弘看着前方的羽林骑降速下马,不由问道:“陛下在南宫?”

    为首的那位羽林骑回首点头,算是默认了,刘弘有些惊讶,他本以为天子就算召见他也应是在北宫,没想到却在南宫。

    光武中兴,因长安毁坏,便以雒阳为都,而雒阳之中,又分南北二宫,其中北宫为天子妃嫔日常所居,建筑最是气派豪华;而南宫宫殿建筑虽比不得北宫那样的鳞次栉比、美轮美奂,但它却是此时汉家的政治中心,如举行朝会议政的嘉德殿便是在南宫之中,是以其在广大士子儒生的心中,自要比只是为了满足帝王一己私欲而建设的北宫要重要的多。

    到了这里,羽林骑功告身反,刘弘在又一次验了身份之后,便由一个中年的宦官带着他在南宫的小道中前行,而这宦官刘弘却是认识的,这数年他与天子之间的书信往来多是由此人传递,名字好像叫做李忠。

    等两人过了鸿德门,刘弘小声地向走在前面的李忠问道:“李中官,不知陛下在何殿宣吾?”

    李忠并不回头,亦是小声地答道:“陛下御临宣室殿。”

    “宣室殿?”刘弘轻轻念叨了一声,然后道:“子毅谢过中官。”

    “无事。”李忠平淡地回道,但面容上却浮现了些笑容,这“刘毅”在天子心中分量极重,为人又知进退,于此般的小事上,卖他个好,说不得哪一日便用到了。

    接下来两人恢复了沉默,继续前行,走了一刻钟左右,方到了宣室殿,接着刘弘与李忠各行一礼,以做离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