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边塞诗人岑参



“竟然是他!”

“这怎么可能!”

“他的墓怎么会葬在这个地方!”

看到这里,王小涛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谁的墓。

进入真正的主墓室之前,王小涛压根就没把这座塌方的古墓,给放到眼里面。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墓葬,当然肯定是要比一般的老百姓墓葬好点,但也强不了多少,估计最多也就是,有个几亩薄田的农民。

只是遇到了,就顺便下去瞧瞧,倘若万一侥幸收货些什么宝贝,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即便是没有,也无所谓,反正也浪费不了,太多的时间。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居然是位大人物!

这是唯一的西域诗人!

和高适并称为大唐的边塞诗人。

可惜他这一生,并没有高适的大器晚成,只有不断的错过。

这便是大唐诗人岑参!

提起岑参这个名字,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

大家提起盛世大唐末年的文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另外还会有摩诘居士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孟浩然、高适,以及草圣张旭等等。

这是一个在九州历史上,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诞生了一位又一位的文坛巨匠,在这些人当中,岑参的名气,可能没有他们那么响亮。甚至是可能完全被他们的鼎鼎大名给淹没。

甚至是,还不被很多人所熟知,如果不是一部《长安三万里》,恐怕就没有多少人,知道岑参的存在。

但事实上,这位在盛世大唐末年的文坛巨匠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被世人广为流传的诗篇。

更是一位真正的才子,在年仅二十七岁的时候,就高中进士。

而岑参的身世,更是远非李白杜甫王维,乃至是高适的无法比拟的。

出身名门,家族四代人里面,出过三位宰相。

“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

说的就是岑参的家族。

岑参的曾祖父岑文本,更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著名宰相,另外岑参的伯祖岑长倩有事高宗时期的宰相,而岑参的堂拨付岑羲,则是唐中宗和唐睿宗时期的宰相。

作为唐太宗时期的宰相,岑文本之后的岑家,本应该是风光无限才对,然而岑长倩却因为拥立李唐,反对立武则天侄子武承嗣为皇太子而被杀。

更因此连累父祖坟墓被掘,五个儿子被全部赐死,至于岑羲则因为试图拥立太平公主,与唐玄宗李隆基对抗而被满门抄斩。

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岑参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执念,重续家族的辉煌。

然而高中进士后,本应该是风光无限,在朝中谋取高官位置的岑参,却在苦候三年之后,只等来了一个正九品的官职。

眼看在京城的仕途,已经没有机会得到晋升,岑参选择了远去西域,可惜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不复开元盛世时期的盛唐,他一个没落的世家公子,朝堂上没有权贵扶持,是何等的艰难!

岑参想效仿班超弃笔从戎,在边疆做出一番大作为,这也是大唐一代诗人,共同的梦想。

这在当时,是唯一的机会。

然而结果却是,落得个凄惨一生,客死他乡的下场!

大唐的边塞诗人有很多,有崔颢、王昌龄,也有王翰王之涣等人,但是这些人,他们都只是闻见所及,即便是王维高适,最远也只是到过河西走廊一代。

只有岑参一位,真正到达过疆省。

生在盛唐,却无法参与盛唐最后的辉煌,只能亲眼见证一个盛极而衰的时代,这对岑参来说,是悲哀的。

临死前,岑参更是写下了:“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功业悲后时,光阴叹虚掷。”

还写下了:“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作为闻名后世的边塞诗人,岑参一生的失败,只能说是败给了从巅峰陨落的时代。

他所希冀的通过在边塞立功,继而封侯拜相,重复家族辉煌的梦想,也只能是随着大唐的盛极而衰,化为乌有。

之后直到清朝之前,近千年的时间里,西域一直都脱离了中原政权的控制,而九州边塞诗歌的盛世,也不复存在。

“唯一的西域世人,可怜生不逢时,落得个如此下场!”

王小涛心中,不免一阵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