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观山太保



鹧鸪哨所在的搬山道人,这一脉和另外三脉出自汉人不同,而是出自少数民族的扎格拉玛族。

这个是西域的少数民族,但不要看是少数民族,其实在人数上并不少,而且根据历史记载,扎格拉玛族很可能在西域建有自己的国家。

另外关于扎格拉玛族最后会被诅咒的事情,和他们错用了鬼洞族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鬼洞族建立了精绝古城,想必沿袭了其文化的扎格拉玛族,也一定不会差到什么地方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才有考古学家,推断这个搬山道人的扎格拉玛族,很有可能也在西域建立过自己的国家。

可惜的是,扎格拉玛族误用了鬼洞族的无底鬼洞后,全族人都被诅咒,不管男女都无法活到四十岁。后来经过一代代扎格拉玛族族人的努力,才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找到雮尘珠才能够解除这个诅咒,搬山道人便由此应运而生。

电影鬼吹灯里面,就有一部,专门讲述的就是寻找雮尘珠的事情。不过这些都只是野史的记载,并未得到证实,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搬山一派,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初具雏形,不过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和其它门派比起来,搬山派因为学过一些粗浅的道术,然后武功也要比其它门派更厉害一些,在盗墓中倒是别具一格,喜欢独来独往。

正常情况下,搬山道士盗墓,基本很少与人合作,即便是这个门派里面,都没有几个人,不然也不会三盗四盗瓶山的时候,只是死了那么几个人,就元气大伤。

不过可千万不要因此,小瞧了搬山派,这一派虽然人少,但每一个都是精英,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和号称有十几万盗众的卸岭力士一派合作。

另外搬山派,还懂得用一些机关阵法,对付墓葬里面的邪物,所以在盗墓贼正统四派中,搬山派更具有神秘感。

说起搬山派不喜欢与人合作,喜欢独来独往盗墓的事情,就必须说一说,搬山道士这个称呼的由来。搬山派其实最初就是搬山派,并不存在什么搬山道士,只是因为这一派的人,经常喜欢假借道士的身份,在各地四处溜达,寻找目标,这也更加剧的搬山派的神秘。

也正是因为又有了这个原因,搬山派才被习惯成为搬山道士!

根据野史的资料记载,区别与其他三大盗墓正统门派,特别是区别与摸金校尉的曹家,每次盗墓只取一定比例,然后还会把封土堆恢复原貌不同,搬山派喜欢采用暴力破坏方式盗墓的方式,是因为他们盗墓的另外追求。

所以在正统四派里面,其实摸金校尉,土夫子两派,更注重技术,卸岭力士和搬山派呢,则属于外力破坏。

只是两者的区别在于,卸岭力士更喜欢聚众,而搬山派喜欢独来独往,最近的搬山派代表人物,为清朝时期的鹧鸪哨。

其实说是正统四派,应该是五个门派才对,土夫子、卸岭力士、搬山派,摸金校尉和发丘天官,只是因为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基本差不多,所以人们才会习惯用正统四派来描述。

和摸金校尉一样,发丘天官也是一个军中的官职,属于官盗,借用古人的钱财,去养活自己的不对,所以就有了发丘中郎将的头衔。

最初的时候,发丘天官一门的祖师爷,是一个叫做不了的道士,俗家姓柳,祖传缩骨功练得炉火纯青,全身骨骼柔软如棉。

东汉末年,三分魏蜀吴,不了道人和曹操遇到了一起,便派遣两名弟子,追随侍奉,自己则是隐居深山,后见陈琳檄文,已知两名弟子干起了发丘摸金的行当,于是便将两名弟子逐出师门,之后这两人便奉曹操为祖师爷。

说起摸金校尉,大家都还很熟悉,一部鬼吹灯系列的电影,让大家对摸金校尉这个职业,耳读目染,十分熟悉。

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都是曹操在同一时期,设立的官方考古队,说是考古,其实就是下墓盗墓,养活军队。

所以曹操领军才有说法,从来不需要军饷,走到哪里盗到哪里,遍地都是他的军饷。

摸金校尉一职,专门掘丘,所以摸金弟子又称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基本没什么区别,如果硬要对两者做出区分的话,可能发丘中郎将是盗墓大队的首领,而摸金校尉更像是先锋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