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待到屠銮进入实验室,细细端详片刻后,终于断定了。

    “这就是论语,”屠銮点头道,“恐怕还是失传的部分。”

    这话一出,现场都惊了。

    这可是论语啊

    “不过我们现在一直在读论语啊,”一位小研究员问道,“为什么说这是失传之物呢”

    屠銮给了楚孑一个眼神,于是楚孑就帮忙解释道“我们今天所读的论语,其实是西汉末年的安昌侯张禹,根据三个论语版本共同勘定,结合而出的版本。”

    “而这三个版本,就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论语流传过的三个版本,分别是齐论、古论和鲁论。”

    “而齐论和其他两个版本相比,除了一些细微的改动之外,最大的差别是多了两篇,一篇是问王一篇是智道。”

    “遗憾的是,根据文献记载,齐论在汉魏时期就已经失传了。”

    说到这,那位小研究员也就懂了“所以,屠老师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是齐论的残篇”

    屠銮点点头“是的。”

    “好”

    一班研究员这下可是股足了劲。

    这是什么概念啊,汉魏之后,没人再读过齐论了

    如果真的在海昏侯的墓中能找到,那绝对是惊喜中的惊喜

    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众研究员加班加点的复原工作之中,还真被他们找到了。

    当“智道”两个字在一根竹简上浮现的时候,研究员都快哭了。

    这可是断绝了2000多年的文化啊,竟然在一根小小的竹简上,重新向他们招手了。

    “孔子智道之昜yang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这就是智道篇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在其他的竹简上发现了齐论的其他篇章,比如最早看到的那一根上的文字,就来自齐论的雍也篇。

    这些齐论很可能是战国时期留下来的典籍,用的还是齐国的大篆文字。

    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颠沛流离会到了海昏侯手中。

    而海昏侯应该对它们也极为珍视,所以才放到了自己的墓葬之中。

    自从齐论的残篇被接二连三的发现之后,整个实验室似乎也旺了起来,重要的文字记载接二连三的被发现。

    研究员们也将手中的竹简木牍进行了分类,其中竹简基本都属于古代的书籍,也有一些与昌邑王国、海昏侯国的行政事务和礼仪有关。

    这些书籍也可以分为几类,有六艺、孝经、春秋、诸子、诗词歌赋等等。

    其中大部分都是春秋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著作,每一篇都对现在的他们了解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政论”,完全就是汉代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论证他们眼中的周、秦

    ,以及他们为何失败等等。

    可以说,这些政论很好的体现了汉代人的价值观以及政治观,有了它们,就更能了解西汉人的治国方针了

    而海昏侯的墓中竟然有这些书,也进一步刷新了大家对于海昏侯的认识。

    既然能选这些书来陪葬,就说明海昏侯在生前不说喜爱,最起码也是读过这些书的。

    那么很难想象,一个具有如此思想高度的人,会做出那么多荒唐事了。

    当然,除了这些这么“正经”的书籍之外,还有些看上去很轻松的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