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第82章

    余后的几天,秦铎发现,楚孑的话明显变少了。

    除了挖土和嗦粉之外,他经常一个人站在墎墩山考古发掘现场的一角,看着整片区域,不知道想些什么。

    但秦铎知道,楚孑的这个状态,或者说这个阶段,考古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了解历史,和亲手打开、甚至改写一段历史是很不一样的体验。

    后者就像是一个要初次主刀的医生,总会对自己的水平与技术而焦虑,又会为自己能否真的做到这一切而畏惧。

    但这些负面情绪都是好的。

    会让他变得坚定,让他的手变得更稳,也让人变得更谨慎。

    这就是之前所有专家学者都不会笃定的去提这个墓主人就是刘贺的原因。

    如果是的话,很可能就会从无到有的扩展出一段新的历史,哪怕这段历史在华国的泱泱五千年之中只是沧海一粟,但这份责任足以让人敬畏。

    所以秦铎没有过多地去打扰楚孑,而是任由他在这片土地上行走、思考,建立联系。

    其实,连楚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进入考古工地,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与现代社会没有太多联系的小世界。

    但楚孑也知道,最近就连这个小世界变化的也很快。

    自从在陪葬坑k1发掘出了五辆真正的马车之后,就基本确认了这个墓的主人至少是个诸侯王级别的贵族。

    整个发掘项目也被定位了全国考古界的重点项目。

    无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外国的秦汉考古专家、汉墓专家、丝织品保护与修复专家、古生物学家、钱币学家都纷纷赶至墎墩山附近。

    仅仅是专家数量,就不少于上百,更别提这些专家所带来的学生团队了。

    除此之外,昌南市周边的高等院校考古系或历史系,也都派来了相关的老师和学生。

    全国各地的考古队也抽调来了适合进行现场发掘的考古工作者。

    一个庞大的考古基地被一点一点建立起了,楚孑他们这种先到的学者就像是看着一个青年人成长一样,见证着他的壮大。

    从几十人,到一百人,再到上千人。

    从几个帐篷,到高高拱起的保护盖,再到周边各种医疗、支援团队的建设

    甚至,为了对出土文物进行更好的保护与研究,西江考古所斥巨资在这考古基地中建设了一个实验室。

    在实验室考古逐渐成为考古学的重要方向的时候,西江考古所也不愿意落在后面。

    不到半年,整个考古基地就已经全部落成了,这在全球范围来看,也算得上是飞速了。

    值得一提的是,全部考古工作者,尤其是要下工地、进墓室的一线队员,基本都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年轻人。

    这也足以体现上头的意思,想要借着这种难得一见大型考古机会,对年轻的考古人才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

    在未来的十年里,这个考古基地,将成为全国汉代考古学者的培训基地。

    就在考古基地建成的同时,工地也传来了好消息。

    主墓周围陪葬坑的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下一个目标,也是最令人瞩目的工作,就是对主墓1的发掘了

    不仅仅是考古的老队员们都十分兴奋,就算是新来的队员也都开心不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