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周官



凉风习习,却吹不走王院长的大汗淋漓。

   虽然仁爱医院是一家私人医院,人事任免全在董事局,但就连董事局的人都要对这帮政府要员当菩萨供着,何况是他这么一个小人物?王院长又是一路小跑离开,肥硕的身躯显得很不协调,走到那边的人群中,对着几个医生低声训话。然后一个医生向住院部跑去,脚步很急,在褂袋里的笔在途中掉了好几回。

   叶云在苏墨砚身后静静看着这一切,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而苏湄则是低头看着脚下,双手不自然地交叉负于身后,小脚不知轻重地踢着小草。

   苏墨砚倒是云淡风轻,轻轻一笑,对庞月明轻声道:“有劳庞市长费心了,我内心有愧啊。”

   “苏秘客气了,小事一桩,不足挂齿。”庞月明摆摆手,从秘书手里接过一张纸巾,擦拭着汗水,情真意切道,“您呀好好养病,这是我最乐意看到的,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多费神了,别让老领导为您牵肠挂肚啊。”

   “谢谢庞市。”苏墨砚双手合十,忽然想起了什么,随口问道,“对了,庞市,听说丹青巷要改建商业用地?”

   庞月明微微一怔,笑了几声,官道高深道:“苏秘倒是消息灵通啊。这事呢,还没有最终定调,市政府也只是初步有这个构想。您也知道,城南是一片老城区,一产二产基本没有,三产呢也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经济早就落后于其他几个区了,这对宁州的整体经济发展都是有影响的。《大学》理财之道:于天下必曰‘平’。各个区都平衡发展,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也是对宁州几百万市民负责。”

   苏墨砚笑了笑,没被庞月明这段圆润官腔给蒙混过去,诚恳道:“《周官》有句话:掌土地之征,必曰‘均’。丹青巷是宁州着名的历史遗迹,那就是宁州的一段魂,它的历史厚重感,就已经足已媲美其他几个区了。这关乎到宁州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多少Gdp都换不回来的,还望庞市能多加考虑。”

   “苏秘您提的这个建议,我们也考虑过,并且召开过多次的专家论证会,您放心,我们会在开发城南的时候,适当保护历史遗迹的。但如果确实和商业开发有冲突的,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在开发之后再来对遗迹进行补救。苏秘,邓公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啊。”庞月明缓缓说道,那种官威让人心悸。

   话已经摊开到这份上了,苏墨砚没什么可说的,只是笑笑不语,手指敲着冰冷扶手。

   正当四周静寂的时候,一把充满磁性带着几分内敛的男声在苏墨砚身后传来:“张爱玲有句话说得真好:我们华国本来就是补丁国家,连天都是女娲补过的。宁州不愧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行事风格如出一辙。”

   庞月明闻言,微微眯起双眼,透过那两道闪着白光的镜片,深深地凝视着站在苏墨砚身后那个淡然宁静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除了相貌出众外,并无特别之处,但没想到是个铁齿铜牙的主。刚才的那番话看似蜻蜓点水,却隐含着无尽的讽刺,纵然庞月明与他处在天壤之别的两个圈子,境界迥异,可听到这话,一向平静如湖的心也不出意外地倏然荡起一条涟漪。

   树下一片沉静,只有叶子被风吹起沙沙的声音。

   尴尬沉默了些久,庞月明忽然大笑了几声,将这话一笔带过,并没放在心上,推了推眼镜,微笑道:“年轻人果然是心直口快,这事儿我们暂且别论。苏秘啊,其实今天来,还有一件事,关于孩子们的。前段时间,孩子们可能有点误会,闹了个不愉快,今天就把这事当面抹去,您看如何?”

   “我也听我家闺女说了,是有那么一点误会,孩子们终究是年轻,不懂事,考虑问题也欠缺周全,有些小吵小闹也在所难免。”苏墨砚微笑道,然后转向苏湄,“湄湄,过去给彤彤道个歉。”

   苏湄紧抿着嘴唇,视线转向远处,孤高冷傲,全然不理会苏墨砚的话。

   “听到没有?”苏墨砚提高了音量。

   庞月明这种老戏骨当然知道这是苏墨砚一种率先认错的姿态,连忙摆摆手,轻笑道:“苏秘,别难为孩子,双方都有错,这页就这样揭过去了,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一步,您多保重身体,我有空过来找您喝几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