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骑虎



    大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清顺治元年,大西天命元年,正月初三。

    西京,秦王府承运殿。

    大顺皇帝李自成高坐在龙椅之上,睥睨众生。承运殿上,群臣侧立。

    牛金星,宋献策,窦志忠,刘宗敏、李过、刘芳亮,张鼐,李岩·······

    跟随李自成征战多年的心腹重臣此刻皆手执笏板,北面侍立。众人站位颇有些凌乱。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身为内阁首辅,竟然站在大顺制将军李过身后,义侯张鼐竟然与河南节度使李岩同列。

    不过此时大顺尚处草创之际,百废待举,礼仪混乱在所难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龙椅之上的李自成神色淡然,看不出内心波澜。

    此时的李自成,称帝建号之初的狂喜早已褪去,这两日,大顺皇帝被各种琐事烦扰,便是他如何精明强干,也有些吃不消了。

    祭祖,册封,祭祀天地,拜谒太庙,加封九锡········

    在李自成看来,这些琐碎而必要的仪式能省则省,根本不必大费周章,李自成手下大将们也反感各种繁文缛节,只希望身边一切都像他们过去流寇生涯简单明了,那就是。

    杀光,抢光,烧光。

    只有天佑阁大学士牛金星和他的死党宋献策坚持认为帝王无小事,只要是能在儒家经典中能找到的礼节,一件也不能少,一件也不能敷衍,必须全部完成。

    经过几次枯燥无聊争辩后,李自成最终选择屈服,在儒生或者说是神棍的教唆下,艰难完成登基大典以及之后各种仪式。

    对驿卒出身的李自成来说,这不吝是人身折磨。

    李自成之所以选择屈服,毋宁说是受不了牛金星宋献策轮番纠缠(尤其是宋献策,此人张口就是童谣谶语,完全是个神棍),不如说是在向陕西士大夫们示好。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占领西安后遇到的重重困阻,让闯王李自成无师自通,终于领会到前辈刘邦悟出的真理。

    打江山靠的是武人,而坐江山,还是要靠读书人。

    然而闯王与沛公相比,相去甚远。李自成不过是银川铤而走险的驿卒,而刘邦,则是黑白通吃呼风唤雨的亭长。无论是个人视野还是能力,相差实在太大。

    两人身边的团队也不可同日而语。

    刘邦有陈平张良韩信萧何樊哙,而李自成,撇开武人不说,文臣好像就只有这个好大喜功的牛金星,呃,他是个举人。

    所以也就注定了两人不同的结局。

    两天前,也就是正月初一,闯王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建元永昌,改内阁为天佑阁,新政权大顺定都西安,西安这个命名超过两百年的城市被改成了西京,从西京这个充满地理想象的名字可以看出闯王的野心,他是想像自己的敌人——大明王朝——那样建立两京制。

    然而恐怕也只是想想而已。

    随着麾下军队数量的急剧膨胀,所有人都在向闯王要钱,李自成越发感觉力不从心。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闯军围攻西安,明军稍战即降,李闯军进占西安。

    进城之后闯王便意识到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了。

    首先是西安城墙年久失修,驰道荒废,而在陕西东边,大明王朝的宣大精兵正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从东边打过来,把李自成他们赶回商洛大山里吃草,至少在李闯看来是这样的。

    其次,北边的新兴满清也是巨大威胁,多尔衮前几日派使者来到西京,商议和李闯军一起攻打大明。使者回去后,李自成忧心忡忡,既然建奴有能力攻打北京,当然也有能力攻打陕西。

    西安城壕年久失修,不堪一战,无奈之下,李闯只好征募民夫,大兴土木,修城墙,修驰道。

    这样以来,本来就匮乏的粮饷现在更加紧张。

    牛金星建议对百姓征收粮饷,李自成和手下几位大将犹豫不决,因为这样一来就违背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相当于打自己的脸了。

    不过事实证明,填饱肚子明显比脸面重要。

    西京城内,六万多大顺军,一万多明朝降军都等着闯王给他们口饭吃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