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童心到底有没有错-第3/3页





    白丽丽的思想在很短时间内像高速列车一样飞快地闪过了上面这些念头。她因陆川的话而心生感动,又因这份感动而对陆川的将来产生沉重的担心。她觉得陆川从个人潜质上来讲,是有不少能力尚未发掘出来,或者是他自知有这些能力,只是苦于无条件予以发挥。或者他根本不了解自己,更缺少一种必要的客观条件来激发出他的这些潜能,更或者,他身边缺少一个合适的领路人来告诉他应该如何去做。使得他在面临一些事情时,虽然表面的态度和作法比较成熟,但内心深入却还是出于一种近乎于孩子心理里的简单冲动。如果陆川这样下去,不管在物质上他能创造多少财富和业绩,单就思想和精神层面,他就已经和同龄人有了很大的次距,最大的隐患是,当人们已经逐渐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他还没有被锻炼成或是改造成一个社会能够接纳的人。最可怕的是人过而立,还与社会格格不入,那就根本谈不上实质意义上的发展壮大,而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讲,可以说是四十岁之前最大的危机吧!

    白丽丽越想心事越重,她的担心不断地挂在脸上。陆川还在看着小孩们的时候,却没有及时捕捉到她脸上的这种变化。白丽丽想要提醒陆川,可是她知道,陆川此时此刻是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这样的劝告,如果他能,那也是在自己之前就已经被某人或者某事度化了。自己现在虽然看到了这一点,却没有一个合适的资格和理由去褒贬、指点别人。只是因为此时此刻的她,也有一种隐藏很久的茫然,她一直努力适应着生活和社会给自己带来的一切考验和磨炼,却只知道不断地去顺应,至于将来如何,她甚至都不敢去想。因为不是每一个女人都会把开天僻地打疆土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反,更多的女人会把能找到可以实现这样目标的男人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不正应了那句话:男人创造了世界,女人创造了男人。说白了,女人创造男人,不是让他们去给所有人创造世界,而只不过是为她自己创造一个美妙的世界罢了。此时,白丽丽觉得自己还没有资格去创造陆川这个男人,她只是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好坯子。

    这只不过是一个女人片刻之间的内心遐想,女人的心事男人主永远猜不到,再精明的男人也不一定能够真正搞懂一个女人的心。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江山,自己的领地和自己**。

    陆川此时此刻,更多关心的是自己的客人和以后的行程,他看到白丽丽脚在泡过水后渐渐消了肿,就跑去照看客人了,白丽丽独自一人穿好鞋,坐在石头上,等着返程的时间。此时,后续的其他旅游团已经不断地从沟顶下来,原本清幽的沟底,慢慢地被成群结对的人流占据。

    再好的美景,也有告别的时刻,很多客人对黄花沟的景意犹未尽,但不得不为了保证旅游团的时间安排而服从于导游的安排,在尚未玩够的时候,被导游召集回来。

    陆川清点了人数,等最后一位客人从小溪上游回来后,带领着客人向下沟处走去。

    黄花沟的底部就像北京青龙桥的铁路,是个人字形,下沟一条路,上沟是另一条路,上沟的路曲折多弯,如果步行而上需要半个多小时,而且很费体力,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租用马匹代步而行。所以,在上沟的地方总会聚集着很多马队。陆川带团的这个时期,马队还是一种松散的组织,不同于草原旅游点的马队那样有统一的管理秩序。每一个马倌儿都是自己兜揽生意。

    陆川跟客人解释了抓紧时间返程的重要性,并强调这里的马相对便宜,费用不高,对于大家来讲都很容易接受。为了保证整体队伍的行进速度,要求大家统一骑马上沟。客人里面有一些人对陆川的安排提出了置疑,对陆川是否从中会拿回扣表示了怀疑。陆川一再地向客人解释这只是一个善意的建议,而且大家都是上了沟以后自行与马倌结算马费,他绝对不参与其中的任何钱款交易。这才让那些心存疑虑的人放下了心。

    陆川找到了那位老大爷,他提前预订的马都组织齐了,陆川挨个检查了马的装备,逐一叮嘱好每个马倌只管牵好马,不准乱说话,更不准擅自更改路线,让客人脱离马队单走他路。一切准备好后,陆川组织客人挨个上马,并给白丽丽找了一匹相对好骑的马,扶她上去。最后自己也上了马,带着队伍向沟顶进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