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8章



三娘和萧邕交谈得十分愉快,记录写了满满一纸,条理非常清晰,字也写得端端正正的。

 她最后还把整理好的文稿拿给萧喜确认,以免自己不小心曲解了萧言的意思。

 萧言看两眼记录,便看两眼自己孙子;看两眼记录,再看两眼自己孙子。

 弄得潇熟心里毛毛的。

 怎么回事?您老怎么回事?您老一个劲看我干嘛?

 事实上萧言只是在心里感慨:都是大不多大的小娃娃,怎地别人家小孩这般聪慧,自家孙子却呆头呆脑的?

 好在不管萧越聪慧与否,作为新昌公主长子日后都有爵位可继承,倒是不需要他们这些长辈太操心,平日里只需对他多加约束别让他胡闹过头就好。

 思及此,萧便在孙儿的朋友面前给了他点面子,没有和往常那样板起脸训斥他。

 萧邕确认记录无误,笑着把文稿还给了三娘,又给她介绍了几个可以去请教这方面事宜的人,写了条子让萧斟带三娘去寻人。

 三娘开开心心地朝萧嵩道谢。

 两小孩往外走的时候,还凑一起嘀嘀咕咕。

 三娘小声和萧斟说道:“你不是说你阿翁很凶吗?我看不凶啊。”

 萧邕道:“我没骗你!他平时可凶了,刚才一准是想在外人面前装出很慈爱的模样。我跟你讲,这些大人最会骗人了。”

 萧莺:“……”

 看来还是打得太少了!

 有贺知章、萧喜他们的一连串介绍,三娘几人分头把能见上的官吏都见了一圈。

 她整理文稿的时候总觉着少了点什么,想了许久突然眼睛亮了起来,对李泌说:"我们去拜访城中医馆,向那些治病救人的医者请教一二。"

 三娘也是想到萧越那满园子药草想到这一点。

 遇到意外及时救治也是特别重要的!

 李泌跟着三娘忙活了这么多天,只觉收集来的文稿早已脱出"自救"范畴。不过见三娘这么有干劲,李泌没有指出这一点,而是欣然答应带三娘出去。

 郭家祖父自然不放心三娘这么往外跑,前几天造访各大衙署也就罢了,那到底是官衙,没人敢作乱。到了外头可不一样,坊间鱼龙混杂,谁知道会不会碰上坏

 人?

 郭家祖父把玩得乐不思蜀的郭幼明拎回来,勒令他履行诺言寸步不离地跟着侄女。

 郭幼明接到这一任务也没有不满,只是很有些警惕地看了眼跟着出来的几个小萝卜头,李泌他知道,李俨他也认得了,这萧越又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

 他只是出去浪了几天而已,他宝贝侄女身边怎地又冒出这么个小子来了!

 萧邕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三娘从天而降的新朋友,他和三娘已经认识好多天了,可以算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了。听闻郭家祖父不放心三娘往外跑,他当即自动请缨要来保护三娘。

 虽然他年纪还小,不算特别能打,但他有公主府的侍卫啊,绝对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三娘。

 萧甚划乔傲挺胸。

 郭幼明:“……”

 说得好像谁家没侍卫似的,只是他爹不放心把宝贝孙女交托给外人罢了。

 说到底,还得是他这个亲叔父才最可靠。

 三娘可不知晓他们一个两个在较什么劲,对她来说就是许多小伙伴们一起出门,热闹!

 一行人虽不知道哪儿有医馆,不过每到一坊三娘便积极地找人问路,三两下就从本坊居民嘴里知晓医馆往哪儿走。

 东都洛阳的布局和长安城差不多,三娘走起来一点都不虚。

 虽然做买卖的店家大多集中在市里,但各坊还是有满足居民们日常需求的医馆、酒馆、日用杂货等店铺。

 见他们一行人瞧着非富即贵,医馆的学徒们不敢怠慢,笑着领他们去见坐堂的医士。

 三娘正随着学徒往里走,就见一光头和尚从里头走了出来。

 他一身破僧衣,腰间还系着个酒葫芦,看起来很不伦不类。

 学徒们见了他却是恭恭敬敬地喊起了“师父”。

 原来在这医馆坐堂的竟是个入世的僧医,他不爱在佛寺待着,偏爱待在这闹市医馆之中,据说是图隔壁酒肆的酒最好喝。

 有人逮着他吃酒肉的事说他不守清规戒律,他一时说“往前数多少多少代和尚是能吃酒肉的不吃酒肉才是假和尚",一时又说"我只是委斗不是和尚凭什么我不能吃"自为打君同意思。”时人说“我今老我不知道他们知识什么办公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