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  贺知章见三娘?绪不高, 便与她说起今年李隆基准备在洛阳召??制科考试的事。 

 制科和科举不一样,制科属于天子直聘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 全看皇帝当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制科考试的花样非常多,光是??元年间就设置了直言极谏科、文史兼优科、武足安边科、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的等等, 光看这些名头就知道要选什么样的人才。 

 今年??的是博学宏词科。 

 不仅考试内容和科举不同,连应试者身份也和科举不同,这是在职官员也能应试的考试。 

 ?当官的可以当官, 上了官的可以升官, 就是这么快乐! 

 三娘对朝廷人才选拔方式的了解仅限于科举,哪里知道还有这样的考试,立刻积极地把??元年间的制科考试都问了个遍。 

 今年要??的制科考试名为博学宏词科,事?上这个科目其???经有点脱离制科考试范畴了。 

 许是因为自从??元十九年??博学宏词科选上来几个合心?的人才, 李隆基便觉??这个科目与大唐有缘, 决定每年都??设博学宏词科随机抽考一批青年才俊。 

 这不,今年的博学宏词科考场就设在洛阳, 时间初步定在六月,?要面向的对象是朝中官位低微的官员以及东都这边的漏网人才。 

 不少人都跃跃欲试想参与。 

 三娘弄明白了这博学宏词科是怎么回事, 暗自把它扒拉到自己的备考目标上。 

 可是光看“博学宏词”四个字就知道很难考, 听说一次只能选三五个,顶了天十来个, 想考上太难啦! 

 博学的?思大概是百家之学都要懂一点? 

 愁人哟! 

 三娘玩野了的心思都收回来了, 迫不及待想要多多地看书。 

 当天下午李俅他们过来找三娘玩耍,却被告知三娘不在家,据说是被贺知章带去看书了。 

 至于上哪??看去, 那当然是去秘书省。 

 贺知章既然被称为“贺监”,?要职务就是管理整个大唐的书籍??关事宜, 是以他虽然?有把家里的藏书搬来洛阳,却不缺给三娘遍阅群书的权限。 

 大伙都在休假,秘书省?什么人在,贺知章捎带个三娘进去倒不是什么大事。 

 以前李泌想看禁中藏书也是轻轻松松便能借阅。 

 李俨他们知晓以后便直奔秘书省。 

 三娘此时??经被东都秘书省内浩如烟海的藏书吸引住了,等她看完一卷书准备换个书架找书看,就瞧见有个四十出头的中年文士坐在那??拿着卷书在读,全然?有注?到她的到来。 

 三娘微讶,蹑手蹑脚地想绕过对方,却不小心碰到了书架上垂落的竹制书签,竹片碰在一起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 

 那中年文士这才从书中抬起头来。??比起李隆基偏好的选官标准(?要指长??好),他的??貌称不上多么出众,反而长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瞧着像郭子仪一样经受过塞?风霜的洗礼。 

 既然??经打扰了对方读书,三娘便学着他直接坐到地上,????八经地向对方道歉:“我不是有?吵到您的。” 

 中年文士见她这么小一个女娃娃在秘书省中来去自如,??然猜出她是什么身份。他询问道:“?事,你是要找什么书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三娘道:“我有许多书想看。” 

 她和中年文士说起自己刚了解到的博学宏词科,不知??看多少书才称??上是博学,真的好难啊! 

 至于宏词,她一时半会都不敢去想。 

 只能期望自己能慢慢变??博学起来。 

 中年文士听闻她还想选博学宏词科,只觉这小娃娃当真有志气。他说道:“我今年??好想去考,你要是有兴趣我可以推荐你一些书。” 

 三娘闻言大感兴趣,积极地和中年文士互通姓名,这才知晓此人竟是有名的诗人王昌龄。 

 三娘整个人都呆住了,惊奇地起身绕着王昌龄走来走去,仿佛瞧见了什么稀世大宝贝。 

 王昌龄被她绕??眼前发晕,不有追问道:“怎么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三娘道:“你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她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知道的王昌龄的诗都背了一遍,非常顺溜地从《出塞》背到《从军行》。 

 王昌龄?想到三娘竟还会背自己的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