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太子岌可危-第2/3页





    “某的左武卫已经调集完毕,只要皇后殿下一声令下,顷刻间能把秦晋小儿的那些虾兵蟹将一并擒杀了!”

    虬髯之人是张皇后的族兄张安,尤其是在秦晋率领神武军离开长安以后,在其族姐的大力支持下逐渐掌握了神策军的主导权,隐隐然成为了取秦晋以代之的另一号人物。

    李辅国倒向了张安也是看明白了长安各方力量对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张安在心里恨透了李辅国这个两面三刀的阉宦,天子康健时他还有强大的靠山,现在天子风卧床,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哪里还有能力庇护这个残缺不全的阉人呢?

    他暗想着,只要李辅国乖乖与之配合,诛杀了秦晋于城的党羽,便立即以清剿叛逆的名义将此寮诛杀掉,由此彻底掌握长安朝局。

    心里打的好主意,脸却没有丝毫的流露,张安抬手虚按了一下。

    “大将军这调门可是不低,俺双耳可被震得嗡嗡神作书吧响,不过声若惊雷必不是寻常之人,家姐看的正是大将军这一点。”

    说着话,张安裂开嘴笑了,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大黄牙,继而问道:

    “听说东宫六率已经在暗暗集结?大将军可要尽快行事。”

    “集结又如何?某这令左武卫将这些杂鱼一打尽!”

    李辅国这番话可不是夸海口,左武卫的底子是有一部分是曾经参加过长安守卫战的民兵,还有一部分是从投降的叛军挑选而来的精锐,可说都是阵见过血,甚至杀人无数的精兵。而太子的东宫六率则是在长安守卫战之后招募的良家子,而且这些良家子多数都没有阵战经验。

    如此一来,双方的实力自然高下立判。

    “如此甚好!”

    张安的脸露出阵阵冷笑,他的眼线耳目遍布东宫,崔涣和太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自然,崔涣给太子李豫的那三点建议也一字不差的清楚知道。李辅国在得知建宁王自尽的消息以后,主动请缨,欲以擒杀秦晋的党羽神作书吧为投名状,张安当然乐观其成。

    子正初刻,宵禁的长安城本该是一片漆黑,但忽然间,团团火光由城北方向暗暗翻腾,片刻功夫,火势冲天而起,照亮了大半个长安城。随着火光大盛,整座长安城似乎都陷入了惶恐与不安当。

    “殿下,殿下,大事不好了。左武卫强攻,东宫六率不敌……”

    事到临头,李豫反而不再慌张,他看似稳稳的端坐在书案之后,极力的控制着发抖的身体。

    “东宫六率都是千挑万选的勇士,怎么连半个时辰都不到,……”

    话才打了结,便又有人慌张飞奔来报:

    “殿下,左武卫军破宫了……”

    与此同时,六率左监门浑身浴血,夺门而入。

    “宫门失守,东宫眼看不保,殿下快随末将离开!”

    李豫却不愿离开,他虽然害怕,但身为皇子却有着最基本的自尊,假如当真败了,算逃出东宫也逃不出巍巍长安城,与其向老鼠一样东躲西藏,不如坦荡戮,至少后世史家会给他写慨然义的一笔。

    “我不走,哪里都不去,我要亲眼看着这些乱贼是如何弑杀大唐太子的!”

    耳听得外面杀声越来越近,又见太子如此倔强,左监门急坏了,忽然灵机一动。

    “殿下可入太极宫,太皇尚在宫,说不定,说不定还能拖一时半刻!”

    这句话正李豫下怀,又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他相信崔涣一定会阻止人马反扑,只要自己坚持得住,便未必不能有转机。

    “既如此,也只能惊扰皇祖父了!走,进太极宫!”

    东宫与太极宫本为一体,两者间有宫门相连,李豫在六率军士的护持下出了顺义门,直奔武德门而去。好在太极宫的守卫极是稀松,东宫六率的军士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轻而易举的进了太极宫。

    太极宫初建时本是皇帝起居办公之所,但自打大明宫兴建以后,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地位,成为事实的冷宫。李亨继位后,将李隆基从蜀迎回长安,又怕已经成为太皇的李隆基危及自己的地位,便强行将其迁入宫墙深重的太极宫幽禁。由此而后,这位御极天下四十余载的太平天子成了诺大宫城唯一的囚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