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九章:虫娘的争执-第2/3页





    “就拿永王璘造反一事来说,如果你与李太白易地而处,还会不会主动贴上去投靠呢?”

    “当然……不会……”

    虫娘几乎是脱口而出,但马上又意识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是以又强行将后面的话憋了回去。

    秦晋微微一笑,有她的这四个字就已经足够了。

    “就连虫娘都知道永王璘难以长久,李太白却一‘门’心思贴了上去,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短视啊!试问一个短视之人又有什么资格能入我幕府呢?”

    这一番话切切实实把虫娘问住了,此时她仿佛从另一扇‘门’里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李太白,原来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居然也有如此幼稚的一面。连带着想到此前自己还有意代秦晋招其如幕府的行为,不禁面红脸热。

    虫娘是个不会轻易服输的少‘女’,就算李太白短视,其才华是有目共睹的,其身也未必不堪一用。

    然则,当她将这种想法说给秦晋时,却只引来了一阵大笑。

    虫娘一跺脚,没好气的嗔道:

    “郎君只知道傻笑和强词夺理!”

    秦晋收住了笑声,也不争辩,而是又给她讲起了故事。

    “虫娘应该知道李太白曾两度入赘吧?”

    对于这位诗名满天下的才子,虫娘虽然听说过他先后娶过两位夫人,但还真是头一次听说这所谓的娶原来是入赘。在这争执的当口,她不愿输了气势,就硬着头皮承认知道。

    “入赘又如何?淮‘阴’侯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呢?不一样是流芳后世的大英雄?”

    男人入赘‘女’方家本就是让人瞧不起的事,连生的孩子都要随娘家的姓,别说‘胸’怀大志的大英雄,就连普通人恐怕也不会轻易走上这条路。

    其实,还有一点秦晋没有说透。李白第二次入赘的宗氏,乃是中宗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当世惯例都以娶宰相之‘女’为入仕进阶的捷径,李白入赘宗家难免不是贪图其中的终南捷径。也因为此,孜孜求官的李白甚至顾不得宗楚客是有‘奸’臣之名的宰相,宁愿冒着沾染不利名声的风险也要入赘宗家。

    只可惜,即便入赘了宰相之家,他仍旧没能如愿的在官场一展所长。

    如果不是了解这些,秦晋也许会如涉世不深的虫娘一般,对这位才华横溢又郁郁不得志的大诗人充满了敬意和惋惜吧。当李白走了‘玉’真公主的‘门’路求官,入赘了宰相之家以希冀终南捷径,不管不顾的投奔永王李璘幻想一飞冲天,秦晋便知道,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过是诗人吹破的牛皮而已。

    “宗氏待李太白算是情深了,一直跟着他流落到江南地方,可他听说永王举事便毅然抛下了宗氏赶去投奔。如此无情又无智,虫娘以淮‘阴’侯相类比,只怕淮‘阴’侯知道了都要从地下蹦出来找你讨个公道呢!”

    虫娘表面上不以为然,心下却也很是鄙夷这种行为,想想秦晋曾经以身犯险在千军万马中护着自己,便觉幸运,幸福到了极点。

    不过,她口上依旧没有认输。

    “战国时的吴起还曾杀妻求将呢?否则又何以成就魏文侯的霸业呢?李太白只是没有遇见他的魏文侯而已!”

    虫娘的表情变化一点不落的都看在秦晋眼里,秦晋也当然知道她现在只是嘴硬,原本只想笑笑了事,可又觉得不彻底说服了这丫头,只怕日后每件事都要这般与自己争执,那才是头疼事呢。

    当年李白虽然是入赘宗家,但也还纳过一房妾刘氏。因为李白常年漂泊不归,刘氏又生活窘迫无所依靠,就回娘家另觅了人家过活。李白听说此事后很是愤怒,还特地写过一首诗斥骂这个‘女’人。

    “彼‘妇’人之猖狂,不如鹊之疆疆?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鹊之奔奔,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如此斥骂妾氏,这在中国文坛上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第一人了。试问这样一个寡情无智又小肚‘鸡’肠的人又怎么和吴起韩信相比呢?别说相比,就算拍马也难以望其项背吧!

    当虫娘听到这些以后,也气的攥起了粉拳。没有产业寄人篱下也就罢了,偏偏还要养妾,妾氏生活无着离家改嫁自是无可厚非,他却还要写诗将人家骂得如此不堪,天底下怎么还有这种男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