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捷报入长安-第2/3页





    “快,去,去东宫!”

    在心神稍定之后,崔涣迫不及待的要将这份捷报告知太子李豫。

    他之所以没有打算第一时间告知当今天子,也是李亨,那是因为如今的天子经过风之后失去对朝政的掌控已经半年有余,现在不过是张皇后手可以狐假虎威的工具而已。

    这一刻,崔涣不想多虑那些朝廷争斗,只希望能尽快将这兴奋与欣喜分享给王朝未来的继承人。

    事实,不等崔涣走出政事堂,李豫已经带着随从急吼吼赶了过来,外间疯传捷报的消息让他难以安坐,在得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以后,竟‘激’动的语无伦次。

    “此事,此事要立即禀奏父皇,说不定得知这天大的喜讯之后,父皇的风疾会迹般的好转呢!”

    提起卧病在‘床’的天子李亨,崔涣‘胸’的兴奋之火渐渐冷了下来。

    这捷报早晚都是要送往太极宫的,但却未必是送给卧病在‘床’的天子。

    “殿下所言极是,老臣这具本将大捷之事,如实告知皇后!”

    而今太极宫真正做主的是张皇后,这个‘女’人在一年之前还是太子府一个地位并不甚高的良娣,谁又能想得到世事变幻竟如此无常,时至今日已经成了太极宫说一不二的人物。

    提起这个良娣出身的皇后,太子李豫面有恨恨之‘色’,因为在昨天,她刚刚整治了曾经御极天下的李隆基,将忠心耿耿的高力士从李隆基的身边生生撵走。

    民间有谚,虎落平阳被犬欺。早在一年之前,张良娣连在李隆基面前说话的资格都没有,而今两人身份地位却是生生颠倒过来,闻者无不唏嘘。

    崔涣的看法显然太子李亨冷静的多,也残忍的多。

    “太皇失国乃咎由自取,倘若当初能明断是非,任用贤能,又何至于有今日之辱呢?殿下今后须得引以为戒!”

    这番话让李豫张口结舌,曾几何时皇祖父在他的心里一直是天神般的人物,又岂会想过今日竟成了自己引以为戒的反面例子。不过,敢如崔涣这般刻薄直言指斥李隆基的,当今朝廷恐怕是无出其右了。

    “相公教诲,李豫记下了!”

    李豫和崔涣之间经历了这半年多的磨合,已经发展成亦师生,亦君臣的一种微妙关系。

    如果不是有着崔涣做为强大的奥援,在与张皇后的虎视眈眈下,他将会像是被锁住了四肢的虎豹一样,难以有所动神作书吧。

    今日的政事堂注定不会平静,龙虎大将军李辅国姗姗而来。虽然来的晚了,可气势排场越远远甚过太子李豫。

    “听说洛阳大捷,秦大夫再立新功?该如何封赏,太子殿下与崔相公可商量妥当?”

    他与李豫崔涣又是各怀心思,李豫时时感受到的都是来自太极宫内的威胁,所以遇事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关注着张皇后的动向。而这个被封为龙虎大将军的唐朝宦官第一人却显然与李豫和崔涣关注的焦点大有不同。

    此人更在意的是对秦晋的封赏。

    “此时谈及封赏是不是过早了些?”

    李豫一愣,马搪塞了一句。

    李辅国于长安城内,在这半年里,一直是游走于张皇后与太子李豫之间的油滑人物,有时候看起来好像是太子一党的拥趸,可马可能变脸,向着张皇后说话了。

    ‘私’下里,李豫不止一次的抱怨,秦大夫英明一世,为什么在有机会除去这李辅国之时偏偏对其手下留情,现在倒好,神武军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鞭长莫及。这贼阉宦倒羽翼日渐丰满,成了大唐第一个受封龙虎大将军的宦官,想要将其除去又谈何容易?

    每当此时,崔涣会劝说李豫稍安勿躁,李辅国留下来虽然像个苍蝇一样恶心人,但毕竟神作书吧为一股强大的势力,也束缚住了张皇后的手脚。

    正是因为有李辅国的存在,张皇后才不敢轻举妄动对李豫下手,否则双方早摊牌做殊死一搏,也很可能等不到洛阳大捷了。

    崔涣在大唐为官数十载,浸‘淫’多年之下,早不是当年的愣头青,又怎么看不出秦晋的谋划呢?

    这种互相牵制的做法,看似有‘乱’政的嫌疑,但也让各方不分下,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成了这大半年的稳定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