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节度使-第2/3页





    不等正主裴敬说话,裴侑先问了一句。

    这个田承嗣本是安禄山麾下的一员骁将,潼关陷落以后做过一阵潼关守将,后来在裴敬出奇兵偷袭将其赶走,夺下潼关。此人辗转到河东风陵关城下,竟生生被坚守此地的陈千里耗得粮草尽绝,不得已之下易帜投诚。

    田承嗣也算开了围城者率先投降的先例。不过,此人在投降唐朝以后,当真还立过几次功劳,得了天子特赦,算是站稳了脚跟。裴敬觉得把此人放在河东不放心,又将此人调至潼关,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省得此人再有反复。

    当初奇袭入城的敢死先锋正是裴侑,是以两人也是老相识了。田承嗣自打回到潼关以后,非但没有对裴家兄弟有半点的芥蒂,反而极尽所能的巴结逢迎,甚至还博得了裴侑不小的好感。

    与裴侑不同,裴敬却始终对田承嗣报以警惕之心,以他的经验,往往越是这种巴结逢迎的人,才是城府甚深的小人,最易反复无常。在这种人心里,没有什么大节道义,所驱使者,无外乎利害二字!

    “末将刚刚接到了秦大夫的调令,调末将随军出征。”

    裴侑一听又急又羡。

    “还有这等好事……”

    只是后半截话还没等说出来,就被兄长严厉的目光堵了回去。

    “秦大夫既为神武军大将军,又是河洛招讨使,可节制河洛一切兵马,奉调就是!”

    岂料,田承嗣却道:

    “末将不愿去,愿始终追随将军!”

    裴侑终还是忍不住说道:

    “算你还有良心,不枉我兄弟善待一番!”

    裴敬面无表情,只又问了一句:

    “你当真不想去秦大夫麾下?”

    “确实如此!”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田承嗣离开之后,裴敬突然问了一句:

    “你以为田承嗣当真不想去吗?”

    裴侑一愣。

    “难道此人在说谎?”

    “他在以退为进,小人心思而已,所图的就是你我不与之为难!其实,秦大夫的军书在一个时辰之前就已经送到,他又何须多此一举呢?”

    裴侑原本还以为田承嗣念旧,现在发觉被骗了不禁有几分愤愤然,但思忖了一阵之后,又生出个想法。

    “这厮莫非存了挑拨之心?”

    沉吟良久,裴敬才道:

    “不无可能,只不知此等小人,秦大夫看重了他哪一处?”

    这时,裴侑才反应过来。

    “难道,难道秦大夫要重用此人?”

    裴敬反问道:

    “你说呢?”

    他跟随秦晋日久,最了解秦晋的脾性,看人只重才而不问得,所以像杜乾运等一干反复小人也能为其所用。

    可裴敬观察田承嗣其人,既没有出众的军事才能,也看不出别有所长,怎么就能得秦晋的看重呢?

    ……

    神武军在潼关城外整军一日夜,然后就是强度更甚的急行军,所以这一日夜对于神武军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连营绵延数里,却静的像一座死营。

    田承嗣在当值军卒的引领下,一步步深入神武军军营,在他想象中神武军理应与一般军队没有两样,可直到进入辕门的那一刻起,才知道与自己所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尽管此时已经烈日当空,可走在静悄悄的军营里,充耳的却只有此起彼伏的蝉鸣,田承嗣甚至有种冷汗直流的错觉。

    对于田承嗣其人,秦晋也早就如雷贯耳,闻名已久。原本的历史记载中,此人在安史之乱中降唐,被封为魏博节度使,此后又数度叛唐降唐,是藩镇割据愈演愈烈的首恶。自此以后百余年,直到五代时期,魏博牙兵都是天下第一强军,魏博节度使后来又被称为天雄军节度使,后世更有“长安天子,魏博牙军”之说。

    所以,当秦晋得知了田承嗣其人在裴敬麾下之后,便生出了将此人调至麾下的想法。目的有二,一则限制此人,二则重用此人。

    然则,一见之下,秦晋又有几分失望。他所见到的,只是一个战战兢兢的虬髯校尉,这与印象中以强悍著称的天雄军节度使大相径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