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立功且心切-第2/3页





    很快,郭子仪催马追了上来,而他带来的消息正是关于孙孝哲的。

    “刚刚游骑在通往骊山的官道上抓了不少叛军逃卒,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一个重要情报,贼首孙孝哲在部将的裹挟之下正逃向潼关方向!”

    秦晋闻言一阵,不管抓没抓住,只要有了消息就是好的 。

    “可派人去追了?”

    郭子仪从容答道:

    “末将已经派人快马往潼关通知裴将军出兵堵截,然后又派了五千步卒沿着官道一路向东追击,只是不知孙贼军中有多少骑兵,能否追的上并无把握!”

    长安的神武军都归乌护怀忠节制,而乌护怀忠又只听秦晋的提调,因而郭子仪此来是有意请秦晋下令,派遣乌护怀忠出兵追击的。

    秦晋却忽而皱眉道:

    “潼关堵死了孙孝哲东逃的路线,恐怕向东只是障眼法,此贼真正的目的乃是渭水以北的冯翊郡!”

    此言一出,郭子仪才猛的恍然,他有些太过想当然了,竟忘记孙孝哲早已经是惊弓之鸟,怎么可能真的选择困难重重的潼关逃出生天呢?

    “末将这就派人往冯翊郡通知杜使君!”

    杜甫带着冯翊郡的神武军由延州等地南下,此时已经到了同州城下。

    不过,也有一桩意外令他很是心忧,杨行本所领的五千骑兵按照计划原本都该渡过了渭水,可不知何故军中战马大半以上拉稀不止,经过数日的治疗将养好不容易才好转,可战机也就此耽搁了。

    如此意外也让杜甫和杨行本心生不祥之感,总觉得这是霉运的先兆。

    索性,他们便在同州的废墟上张贴布告,神作书吧为收拢百姓重建家园的地点。这次南返,一同而来的不仅有神武军还有北上避难的民营。

    民营有着完备的组织系统,一经得到了重建家园的指示立即就如火如荼的忙碌了起来,一如日渐回暖的春日,同州城废墟之上处处都是一派盎然生机。

    就在两个人商量着该取道何处继续向长安进兵之时,长安方面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同州城。

    孙孝哲大军崩溃,长安之围已解。紧接着,天子使者便到了,让他们不必进京勤王,而是就地恢复冯翊秩序,重建关中东北方与河东道隔河相望的大门。

    长安之围一旦解了,冯翊郡的重要性立即凸现出来,神作书吧为沟通河东与屏障关中的冲要之地绝对需要优先发展。

    然则,在高兴之余,杜甫隐隐有些失望,没能赶上长安一战始终是个憾事,但一想到冯翊军民可以因此而少做牺牲,心态便也平和了许多。相比较而言杨行本更多的是沮丧。他们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长安一战,就好像一拳重重的打了出去却打在弹簧上,非但受阻又被狠狠的弹了回来。

    马军兵马使辛云京看出了杨行本的郁闷之所在,便出言劝道:

    “将军何须心烦?东都尚在安贼之手,将来克复,总少不了咱神武军的参与!”

    言下之意,乱贼未灭,战功便唾手可得,何必因此而心烦呢?

    听了辛云京劝说,杨行本才恍然,自己一心想着立功,竟一叶障目了。

    关中地方平定之后,神武军肯定不会在冯翊郡久留,一旦河东局势稳定下来,此地的防御必然要交给当地的团结兵,而他们这些战兵必然会开到第一线去打硬仗的,绝不会少了战功!

    杨行本之所以立功心切,还是急于证明自己,当初和他一同加入神武军的老兄弟卢杞和裴敬此时身上都已经有着数不清的功劳,各领一军乃实至名归。而他则因为族叔的关系被留在了长安,因此耽搁了许多大好机会,直至现在虽然仍旧为秦晋所重用,但身上没有尺寸之功又怎么能处之泰然的忝居军中高位?

    更何况,他唯一一次大规模的指挥神作书吧战就是白水一役,只可惜又是场必败之战,实在是拿不出手来!

    虽然伺候秦晋曾传书嘉许其保全大局的举措,可败仗就是败仗,没有胜仗证明自己就是寝食难安。

    这日一早,辛云京急吼吼的闯进了杨行本的军帐。

    “华州一带发现大股可疑的骑兵顿兵不前,似乎有意渡过渭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