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选择荆棘路-第2/3页





    意识到死中得活之后,程元振的三角眼里涌出了眼泪,继而又嚎啕大哭,经久不止。

    这种哭号的噪音终于惹怒了附近囚室的囚徒们,纷纷撞击着墙壁牢门,以表达着他们的不满。如此扰人清梦,如果不是分开关押,只怕这些人会冲上来将程元振生吞活剥了。

    程元振才不管那些卑贱囚徒的感受,他要哭个痛快,他要艰难的活下去,他还要看着杨国忠倒霉,看着秦晋倒霉,看着,看着当今天子倒霉的一天。

    此时此刻,在程元振的内心里,所有人都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

    就在秦晋紧锣密鼓进行平反的同时,另一股风潮很快打破了朝局短暂的平静。

    其实这也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那就是终于有人将矛头直指了软禁中的太子李亨。

    率先提出废太子的,是门下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侍郎。这也是在李隆基重返禁中后,破格提拔的。

    这几乎就是向朝野上下发布了讯息,天子准备追究这次兵变的主要责任人,既是废掉太子李亨。

    仅仅是废太子这个想法在人心中走过一边,都会让人有种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忐忑。

    兴奋的是朝廷上维持了十几年的稳定格局终于要被一举打破,旧格局的被打破,意味着有跟多的人将会得到晋升的机会。然则,与机会同行的往往还有厄运,天知道哪些倒霉蛋会被毫无因由的被牵连进来。

    为了确保自己不被“无辜”的牵连进来,百官们在那位门下侍郎上书之后,也不甘落后的一一上书,要求废黜太子,另选贤能。

    而在这次声势浩大的废太子浪潮中,一向为风向领头羊的宰相杨国忠却显得极不寻常,尽管他也跟着上书参与废除太子,但比起以往的拉帮结派来,却罕见的低调极了。

    在京的官员也不是所有人都急着上书,要求废黜太子,比如在家养病的高仙芝,便颇耐人寻味的噤声了。

    毕竟高仙芝神志是清醒的,他只须口授以旁人书写,代为上书就是。可他就是迟迟不上书,百官们便奇怪的盯着这位被天子钦定的宰相之首,究竟要如何表态。

    忽而,百官们的目光又落在了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引人注意的地方同样不少,他就是神武大将军秦晋。

    其实,这对秦晋而言无疑是一次艰难的考验。如果他跟随众人上书,于名声而言将遭受巨大的影响,神武军和太子的关系几乎无人不晓,这么做会被人视神作书吧是彻底的落井下石。虽然太子的亲信李泌发难在先,但世人不会缺深究其中根源的,只会认为秦晋是个追名逐利忘恩负义的小人。

    可如果秦晋不上书,那么得罪的就将是大唐天子。试问天子怎么还会容忍一个队太子还暧昧不清的人继续掌兵权呢?

    神武军中,郑显礼经过了一番艰难的分析之后,最终建议秦晋应当立即上书,以打消天子有可能产生的猜忌。毕竟,一切都要以保全自身为先,如果连性命都没了,以往提过的理想和报复一切便休要再提了。

    然则,秦晋却好似满不在乎,仍旧在处理着繁琐的文书工神作书吧。

    平反冤案已经进入到尾声,对程元振的公审与处罚也即将开始。这是计划中的关键一环。

    最近程元振的态度似乎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以往的讯问中,这老杂毛总是让审讯官员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后,才吐出一点点干货,而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程元振开始变得极为配合,不但对审讯官员的讯问有问必应,而且还主动交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

    至于程元振口中所交代的隐秘事是真是假,是另一回事,重要的是秦晋将要以此与天子做一次交易。

    秦晋向天子提出,公审程元振以安定长安官民人心,天子初时颇感惊讶和不悦,但他在浏览过供词以后,很快就痛快的允准了。

    这也意味着,李隆基对秦晋的妥协报之以回应了。

    原本只要再有数日时间,公审完毕之后,秦晋的筹谋得以达成,届时就算废除太子的风潮被掀了起来,他也可以从容应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