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得圣人心-第2/3页





    “奴婢不敢,奴婢不敢!”

    天子所言正是张辅臣所担心的,这些宗室在长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闹将起来,势必将使长安人心不稳,在他看来自然要以安抚为主。可万万想不到,天子竟明知如此,态度还如此强硬。

    “不敢?”

    李隆基抖着颌下山羊胡,居然闷笑了一声。

    “朕不能见他们!朕让秦晋整顿长安治安,正到了关键时刻,若见了外面那些人,风言风语一出,此事就得功亏一篑,你知道吗?”

    说到最后,李隆基语重心长,以干枯的右手拍着身下软榻。

    张辅臣心下羞愧,心道原来不是天子糊涂了,而是自己见识浅陋。不过天子的态度却罕见的温和,像这等耐心的解释,就算对高力士也是不多见的。

    便殿上静的掉下根针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李隆基满意的看着张辅臣,此人能够冒险谏言,并非像绝大多数人一样唯唯诺诺,说明他不但忠义为先,而且还是个颇有胆识的人。

    李隆基毕竟不是昏庸无能之辈,虽然年逾古稀,精力不济,可看人的眼力还是有的,是以对这个新近进入视线的小宦官越发满意看重。

    张辅臣刚要退下,李隆基却又将他唤住。

    “慢着!去内府支取绢帛百匹,金千两,送到杨相公府上去。”

    一想到贵妃今夜有可能发脾气,李隆基就有些于心不忍,但又不能误了国事,也只能在金钱财帛上对杨国忠予以适当补偿。至于巡查治安,整治不法一事,是万万不能半途而废的。尤其城中米价,更是关乎大局稳定,绝不能任由那些无耻商人囤积居奇,暴涨上去。

    李隆基略一思忖又对张辅臣道:“你亲自去一趟禁苑,告诉秦晋,万事又朕在背后,让他尽管放手施为!”

    天子口谕对神武军众人而言,无异于一颗定心丸。

    裴敬初时还颇有些心虚,毕竟一长串名单上,不是重臣,就是宗室贵戚,若是这些人联手闹起来,万一天子为了平息众怒,而牺牲了自家中郎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就算天子曾经有过承诺又如何?只要对局势有利,天子翻脸可是比翻书还要快的。

    开元末年的宰相宇文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天子为了增加财赋收入,用宇文融的扩户之法,数年间朝廷岁入大幅上涨。然则,宇文融执政风格霸道,不知变通,也得罪了朝中大批权贵,扩户之法又使地方世族利益受损,长久下来怨声载道,后来天子为平息众怒,便毫不犹豫的弃之如敝履。

    最终,一代干才明相凄惨的死于岭南烟瘴之地。

    如此种种,裴敬担心这位中郎将太过刚直,又身陷权力斗争中,难免也步了宇文融的后尘。但是,在天子派了亲信内侍宦官传达口谕后,这种担心立时就烟消云散。至少以目下情势,天子整顿治安,平抑米价的决心,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秦晋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说他不担心那是骗人,但这条路一旦走下去,就不可能再回头,要么走到底,要么……不论后结果如何,这次算是赌正了。

    次日一早,神武军又在东西两市张贴布告,将平抑价格的范围扩大到了布匹,炭薪,肉食等十几种生活必需品,如有违犯者,一经发现即行封铺。

    原本商人们都在观望,等着重臣宗室贵戚们的反击,等着看神武军中郎将的笑话,谁知重臣们竟均是一声不知,宗室贵戚们闹虽闹了,也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位胆子比天大的神武军中郎将秦晋,还是安然无恙,非但如此,还加大了打击范围,这让商人们恨透了他,然而也只敢背后里咒骂几句,真正敢于顶着风头继续涨价的,却一个都没有了。

    一日之间,长安城中各种生活必需品的物价跌回了两个月前的二倍以下,百姓们得到了直接的实惠,压力骤然减小,纷纷拍手称快。

    也几乎在一夜之间,神武军中郎将秦晋的地位,在长安百姓口口相传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当然,人们在称颂秦晋的同时,自然也少不了对圣明天子感恩戴德,如果没有圣明天子的决断和支持,那些权贵们,一人一张嘴也能将中郎将秦晋生吞活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