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达达的退休计划



        晚饭的时候,在码头跟关慕青派下去的知州吃了一天海风的徐鑫,回来就得了他要做舅舅的好消息。给他高兴得吱哇乱叫,关慕青听了,赶忙去捂自家小舅子的嘴,让他轻点儿,一会儿别吵了孩子!

        张大夫无力解释,因为她刚才都已经说过了,现在孩子可能就只有豆芽那么大,可关慕青却依旧固执的觉得,孩子肯定能感受得到外头的一切。

        而春丫则顺势把孩子的小名儿给取了,说就叫小豆芽。

        算了,张大夫已经放弃这对抓马夫妻了,她此刻更为操心的是儿子的脸,“三金啊,你这脸出门好歹裹一裹吧?煮了三天的茶叶蛋,都没你黑啊!”

        “男子汉大丈夫,黑点有啥要紧?娘!您不知道,如今咱们港口进出的货物,已经快要超过宁海了!”徐鑫虽然只在府衙混了个文差,但是他却对港口的繁荣,有极强的荣誉感。

        徐达呵呵一笑,“那不是肯定的吗?”

        上海嘛,几百年后的全球第一大港,有传说最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又不是说假的。

        说到这个,关慕青总算恢复了点正常,“光筹备开埠,皇上就调了六部参与,太子还专设了卫所,修路造桥建码头,斥资百万。花了那多银子,自是有皇上的道理。”

        “啥道理?”徐鑫阅历少,不太明白太深层的东西。

        关慕青答说:“由点及面啊,皇上重点看顾的这些点,可以带动一整片区域的繁荣。虽说咱们大乾依旧还是重文轻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咱们皇上,对商这事儿可是一点儿都不排斥的。”

        “不是不排斥,是还挺喜欢,”徐达接嘴道:“从文读书这事儿呢,肯定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人是离不开学习明理的嘛。

        可读书这事儿,怎么说呢?大部分的情况下,是自我的提升和成长。

        但是开展商业,就不一样了。下到码头挑夫,上到做进出口贸易的大客商,都是商业活动中的一环嘛,只要你不是缺胳膊少腿,又愿意干,基本都能在大浪潮里头赚上三瓜俩枣。”

        “是,”关慕青点头,“自从开埠以来,咱们这儿连卖菜老农每日都能多卖几个铜板的菜钱。”

        关知府自从娶了小作精,有事没事就喜欢带着她出门瞎溜达,看到买菜老农得问问价,看到脚店卖馄饨面条的也得来上一碗,所以对这城中的物价,那是了如指掌。

        “这事儿可得好好润润笔,再会回禀给皇上,想要得到皇上继续的支持,故事可得写的好些。”春丫扭头看向弟弟,“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徐鑫装聋作哑,“啊呀!我的先去洗个澡,吹了一天的海风,都快成咸鱼了,你们先吃饭哈,别等我。”

        说完,一溜烟就跑了。

        惹的张大夫直说小儿子就跟徐达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徐达自然不应,说自己如今奏折写的不要太溜,虽然练废了好几个教书法的先生,写字进步也不怎么大,但是,写文章却是很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