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视察(二)



    对于修建水利设施这件事,李白也是多有感触,在他那几年的梦里就时长听他那一世的婆婆说起,当年县里发动整个县一半以上的人去修水库。

    利用天然的地势差距开挖一个个的小型蓄水池,河流一级一级的修建拦河坝,蓄积汛期水资源。在兴建渡槽之类的设施把水源输送到各个山间的土地。

    在李山的记忆里甚至一直到了他使用那智能手机的时候村子里还有那横亘在田野上面的水利工程。

    水库和灌溉渠这类东西,是他发展粮食的前提。要是他不顾民力的去修建到是也能建成,不过到时候大机率是他也要体验一次民变!所以现在主力修建的是他的部队。

    但这也是他这里的特色,毕竟其他地方的军队都是脱产的士兵你要是敢让他们干这个第二天你就要想想怎么镇压判乱了。

    李山这里的士兵都是他从本地招募的农民,加上一开始特色教育课程,所以他们对于给自己家乡人民造福的工程还是很热心的。毕竟得到好处的也有自家的田。

    但最好是要别人来帮他们挖,代价也有他们承受这是最好的,李山心里又有了这方面的数。

    “对了李芒,我记得书里写过,就是太宗皇帝当年想要去同州打猎,被刘仁轨劝说要推迟时间,是因为那边的麦子刚刚种上。

    这应该是说的越冬小麦,那为啥不见这里的人种呢。”李山想到了他在绥县还见到种着两茬这里就只有一茬问道。

    就是既然关中地区的土地可以一年两熟,或者说是就连灵州丰州这样的地方都有水田那为什么处在这里的绥州是这样的。

    “这我就不知道了,都护我是绥县人,要不是跟了你我这辈子估计是不会出来一步的。”李芒在一边支支吾吾的说了出来。

    其实这样的情况李山也可以理解,毕竟在这个交通及不发达的时代,人一生的活动距离可能就是这个他家为圆心的五十里范围。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在这个时代是真实存在的。

    李山也是只能叹息,上县和大兵两个县面积到是宽广,足有一万多平方公里。这里比起李茂贞占据的关中平原来说是差了些。

    不过比起后世这时间的这个地方降水量和气温等条件是后世若没有的。若是能把这些都开垦出来那他的问题也就都解决了。

    水利是农业的基础,而农业又是人口,工业,战争等等事物最重要的保障可以说你解决了粮食问题,那么老百姓有了多余的粮食自然就要多生孩子。

    这人口一但上来,那么李山的书院就会发挥它的作用,大量的基础人口里总有那么一两个天才,这些人总能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至于其他的人,识字了那总可以找份工作,至于战争这个东西,不论是在什么时候拼的都是人口,后勤,这两样东西。至于战术,这个是战争中衍生出来的一项学科。

    但最基本的就是人和后勤。只要你有足够的人和充足的后勤耗都能耗死对方。

    可惜的是这几十年来,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到处都在打仗,民力渐渐的损失严重。水陂水渠到处都是残缺,江河淤塞严重。

    不过这东西和绥州扯得关系不大,毕竟绥州开渠的历史是从德宗贞元年间才开始修建的延化渠,只能说是这将近一百年来绥州没有继往开来,继续前辈的事业。

    这东西也怪不到他们身上,这一百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个吐蕃作战,也是这期间河西走廊失陷才导致西域地界从此脱离中央王朝控制。

    再加上境内还有党项族时不时的来一下子。以及偶尔援助在丰州的天德军,帮他们抵挡一下回鹘的进犯。所以整个定难四州可以说就是一个战争堡垒。这也就造就了他们这里彪悍的民风也是他们成为了宋代最好的兵员。你让这群平日里就是打打杀杀的人去开渠着实是为难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