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书院的事-第2/2页



    张孟话风一转“不过虽然是这么说不过也要提防夏州的来人才是。”

    “放心安排好了,柱子带着的两千人已经去了大兵城驻守。就算他们打来也可以撑到我们支援。”

    “那就好!过来看看吧,这些是你今天要看的。”张孟指着旁边的一堆公文书简。

    “这么多!不是吧子义。”李山一脸苦相的看着张孟。

    “没商量!我要出去了,你要在我回来前看完!”说完留下苦闷的李山就走出去。

    绥州城这是张孟到了这个地方后第一次出来细细的看看这个城市。

    上次来的时候,只是匆匆的过了一眼就让李山抓壮丁了。

    …………

    清涧书院里,徐先生和几位先生在教授孩子们基础的知识。夏日里刚开学的时候送来了有五百上下的孩子,这些孩子如今只是还在认字和学习基础算数的地步。

    砰!

    “继续!不要东张西望。”先生们严厉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

    读书声继续响起。

    先生抬头望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哪里住着的是一个白头发的怪人。时不时嘴里还说些有品没品的话,不过让先生们一致同意的就是这个人的好学态度。

    自从来了书院里听先生讲了李白的故事,书院的先生几乎就让他拜了个遍说是要学习写诗。

    不收他就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无奈下只能收下叫他开始读书。

    不过这几日他就一个人钻到了后院,研究起了李山从西域带回来的那些奇怪书籍。

    这不从那日开始,后院的声响就没有断过,不过先生们为了耳边清净就没有去多管他。

    “嗯,丹砂烧之成水银,水银积成丹砂,所以有以下猜测,1丹砂变成水银的条件是加热,2水银变为丹砂过程须加入硫磺,但烧丹砂过程却未见硫磺,故此其中硫磺应是烧中如水汽一般走失一份………”

    侯卿一边读着书一边看着桌子上的那一堆的各种材料。“这李兄下面的东西怎么就不继续研究呢,看来还需要我来完成这书了。

    著书立传流传千古,不错有品!接下来的是生石灰的制法,取灰岩大火烧炼后灰岩之后可得石灰,但后经验证火焰温度对于其产量有影响。

    石灰吗?我记得那边就好像有一个石灰窑,去看看。”说罢侯卿就消失在了书院,直奔城外石灰窑。

    对于侯卿这个人李山还是给了他很大的便利,侯卿来到了清涧工厂后问了石灰窑在哪,看门大爷还没来得及寒暄,他就直奔石灰窑去了。

    “真是个怪人!”老大爷说了一句就没在管。

    “请问你会烧石灰吗?”

    “啊!我不会”

    “打扰了。

    打扰了……”

    侯卿问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负责填料之类的。当问到看火的老头时老头问“年轻人,你为啥要学这个东西”

    “你会?”侯卿问道。

    “当然,这石灰最重要的就是火候,过火了火不够了都不行。”老头沾沾自喜的说着。

    “请收我为徒!”侯卿二话不说直接磕头拜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