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第2/2页



    以前,粮食只要管到县里百姓,还有那兵马就够。但到了如今的地步,不太可能了,招收的那些流民就全靠李山来养活,至少要到明年秋天这些人自己有了收成才行!现在李山就是他们唯一的活命机会。

    所以李山现在在拼命的贩卖水泥,同时,把这些东西换成钱在换成粮食带回来。

    李山对于治下的人收的税只是产出的一点点,着放眼天下也是最低的。所以这里的人对于这个县令还是很有好感的。

    至少现在,他们不希望这个年轻人垮掉。

    李山这些天一直在思考着从哪里才能搞到更多的粮食。

    但思考了很长时间,得到的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绥县太小了,小到这个地方人口只要悄悄多一点,她就在也没法负担,来养活生活在她身上的子民。

    所以,李山制定了计划。

    既然,这个地方无法负担了,那就把地方扩大,去外面寻找生存的空间,这也就是“百鬼夜行”重新出现的一个原因。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恢复曾经的面目。安宁的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局面了,所以战争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绥州守将!这个人武功各方面都不高,但是杀了他却不能解决太大问题。

    只有,掌握了地盘才是要紧的,所以现在李山手下的五个折冲府,都在备战。

    岐王答应的第一批资源已经到了,五千套战兵的装备,两个月的粮食,已经到了!

    流民现在的任务也开始了,他们要干的就是伺候好地里的庄稼,以及不断的完善绥县现在的各项东西。

    这些是李山拿下绥州的底气。

    李山从不认为小时候先生讲的只要管理好民众那么你就有了民心。在梦里的时候有人和他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他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他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

    这句话他深有感触,老百姓其实不在乎谁管着他,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有多少。

    如果你给他的足够多,那么他们就会和你一条心,至死不悔!

    李山现在做的就是要整个绥县的人都相信现在只有李山可以带他们过好日子。让他们认清只有县令才是他们的领头人。

    如此下去,才能把整个绥县的人拧成一股绳,用他们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的队伍……这样之后,李山相信就算之后自己不管失败多少次,那么他总有一天可以东山再起。

    至于现在的那些人,不管是李克用,还是在皇宫里的朱温,他们都代表不了这天底下所有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利益。

    武力或许可以有一时的用处,但最后用的永远不是武力。

    千年前的刘邦项羽如此,如今也是一样!

    李山和小吏回去了,奔驰在路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