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拒绝理由



城门校尉,只有一千城门兵;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高阶武将,通常也有卫士,人数从数十到数百、数千不等;九卿之一的少府,其下的宿卫宦官,也可视为一个部曲;东宫太子,通常有六率,手中也有数百至一两千兵力。另外,朝廷出于各种目的,也会额外征召或招募一些部曲,不过通常部曲也就一两千人。

所以在平时,整个雒阳城的驻军不会超过三万人。现在的雒阳城里,所有驻军加起来有四万多人,略微多于平时的兵力,这都是因为黄巾起义危及社稷的缘故。

卫尉、城门校尉,都掌握在大将军何进手中,同时何进本身就有卫士数千人,又命武猛都尉丁原征调了并州兵两千人,且其弟何苗也握有部曲,因此何进手中直接控制的兵力超过两万,并且有权调动其余的两万多兵力。雒阳城的兵力满打满算才这么点,所以才显得马超这三万精兵举足轻重,值得各个政治势力竞相笼络和警惕。

故而伍孚只得无奈地折返回来,他们知道没有马超的三万西凉兵,仅仅依靠伍孚和马日暺那两三千兵卒,真要举事,恐怕连南北二宫的宫墙的边都摸不到,他们就先死无葬身之地了。

卢植忍不住又问:“难道是足下认为我等开出的价码不够丰厚,不值得足下冒这个险?”

刘虞道:“足下想过没有?就算足下打定主意要辅佐当今天子打击大将军何进,夺回兵权,功劳虽大,但当今天子能给足下的,最多不过是封侯拜将。而我等能给足下的,可是县侯和三公之一。孰轻孰重,足下一目了然,希望足下再三思量。”

马超笑了笑,说:“诸位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如果换做是他人,或许会立即满口答应。但是在在下这里,却是行不通的。为何呢?就是因为在下认为,诸位的政治理想十分可笑。”

马日暺问道:“足下为何这么认为?”

马超微笑问道:“请问卢令君,若在下加入你等,在下率领麾下西凉兵顺利掌控南北二宫以及西园,成功控制住尚书台和当今陛下,便可顺理成章地杀掉二宫之中所有的阉宦,并在尚书台逼迫当今陛下下诏逊位。届时,大位无主,天下无君,诸位该迎奉谁人承继天子之位,以继祀汉家宗庙?”

这个问题一说出,卢植、刘虞、马日暺等十多人立即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不过只是计划到笼络马超加入他们一党而已,根本没想过废黜今帝之后的下一步计划,也根本没想过该选择谁来继位。

马超道:“当今陛下有子嗣,大皇子辩,何皇后所出,乃大将军何进之甥,想必他不会成为诸位心头所想。二皇子协,王美人所出,年纪尚幼,而且王美人已死,所以如果是他继位,便天然没有外戚干政的弊端。

除却二位皇子,天下还有很多汉家宗亲,但他们血缘较远,从诸多宗亲中选择一人又太过繁琐,很容易招致宗亲的反对。所以,在下为诸位的设想就是,最好选择二皇子协作为嗣君,继承皇位。”

听了马超的分析,卢植、刘虞等人一听,也都觉得马超的设计最为可行,二皇子协是他们最合适的嗣君人选。

马超又道:“那我等不妨就先假定在我等成功废帝之后,便推举二皇子协继位。诸位一定在想,二皇子协年在幼冲,又没有外戚在背后支持他,继位后必定会选择我等作为辅政大臣。届时我等便可以行使皇权,剪除大将军何进的滔天权势,施行仁政,匡正天下。”

马超这话,完全符合设想,卢植、刘虞等十多人听了,也不禁点头赞同。

马超道:“可诸位却没有想过,一旦我等贸然废立,立一幼主,天下人又该怎么想?汉室立国四百年,积累起的人望不是我等可以揣测的。在天下人眼里,伊尹霍光再如何光明磊落,也是以下犯上。我等以臣子的身份废黜君父,又秉持皇权。天下人孰能不把我等视为乱臣贼子、王莽第二?

在下看,届时天下豪杰必定会纷纷而起,讨伐我等。更会有许多暗怀鬼胎的野心之辈,借清君侧之名揭竿而起。所以,一旦在下答应了诸位一同匡正天下的要求,唯一的结局就是引发更大的动乱,波及整个天下,致使万民纷扰不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