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长社之火



    长社,汉军的旗帜借助大风,高高飘扬在城头,与这高高飘扬的旗帜相对的,却是城里汉军士气的无比低迷,城头上的士兵直直地站立在上面,木然地看着前方;城内的士兵有的瘫坐在地上、有的斜躺在营里,眼神中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

    朱元璋在军营里漫无目的地走动。

    “将军!”士兵见到朱元璋,机械地行礼问好。

    朱元璋停下脚步:“对了,伤员安排在哪里了?”

    “回将军的话,在城西。”

    “多谢!”

    长社的军队可没有随行的军医,只有临时的几个乡土郎中在忙活。伤兵营里也是一片死气沉沉,朱元璋在外面乍一看时都怀疑里面有没有活着的人。

    朱元璋眉头紧皱:“这就是伤员住的地方?”

    伤兵营简陋的很,基本上没有什么过多的建设,也没有专人管理,能抢到屋子就住屋子,抢不到的随便找点棍子搭个棚子,凑合着过。

    “唉,”旁边跟来的一个亲兵叹了口气,“指不定哪天就死了,谁还在乎这个呢?”

    “而且也没有人会管他们,”另一个亲兵补充,“受伤轻一点的还好,那些稍微重一点的基本上已经被抛弃了,照目前的情况看只能等死了。”

    “为他们卖命到了这种地步,最后只能这样吗?”朱元璋复杂地望了一眼,转身就走:“我们走吧,我没脸见他们。”

    走了几步,朱元璋有转过头去,最后看了那里一眼。

    朱元璋登上城楼,见到皇甫嵩和朱儁正站在那里,默默立在朱儁身后。

    皇甫嵩、朱儁面对漫山遍野的黄巾军,再看看自己手下的士兵,微微叹息。

    “义真,”朱儁惭愧地说,“是我脱累了你。”

    “公伟,你不要这么说,”皇甫嵩摆了一下胳膊,“黄巾军势大,没人能撑住,就算你能挺住,我也快扛不住了。”

    皇甫嵩走到城头上,双手抱胸沉思,“公伟,你还记得那天子孚在朝堂上说的话吗?”

    “子孚?”朱儁略微回忆了一下,满脸惊愕,“你是说?”

    “唉,当时我还不信这个邪,现在没想到竟然全都让子孚说中了。”皇甫嵩不住地摇头,望着黄巾军的营寨出神。

    “义真,”朱儁自顾自的说,“我记得子孚还说过,战争前期黄巾军锐气正盛,我们无法抗衡。可是战争中后期,黄巾军后劲不足,我们便可以反击了。”

    皇甫嵩好像有点走神了。

    “义真?你在听吗?”

    皇甫嵩直勾勾地望着黄巾军营寨出神,朱儁见状,也没有打扰,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皇甫嵩一拳狠狠地砸在城墙上,把周围守城的士兵吓了一跳,“公伟,我想道了!”

    “义真,你想到什么了?”朱儁赶紧问。

    “公伟,”皇甫嵩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战争前期已经过去了!”

    “啊?”朱儁惊问,“义真,莫非你有了破敌之策?!”

    “公伟,你看看。”皇甫嵩把朱儁拉过来,“你仔细看看黄巾军的营寨,再想想子孚那天在朝堂上说的话。”

    朱儁毫无头绪地往黄巾军营寨那里望过去,心中想着那天刘信在朝堂之上说的六句话。

    “太平道军多是由普通农民百姓组成,不谙战阵,一旦开战,必然无组织无纪律,难以控制,此是其二。”

    黄巾军营寨里面的人好像不是很多,估计是去烧杀抢掠了,至于眼前的黄巾军营寨周围的警戒,倒也不是没有,却是稀稀松松几个人,有和没有差不多。

    可是这样好像也解决不了问题呀?毕竟我们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硬冲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就算是他们现在没有防备,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让对方暂时乱套,但对方人太多,只要重新集结起部队,我们还是出不去呀。义真应该不是指的这个。

    哼,黄巾军就是黄巾军,营寨结构搭建得毫无规矩,松松垮垮,说不定一阵风就······

    等等,营寨,一阵风!没错,黄巾军这是依草结营!一旦有火,外加上这大风,根本就停不下来!

    大约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朱儁一拳也狠狠地砸在城墙上,周围守城的士兵再次被吓了一跳,我的天,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两位将军动不动就砸城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