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折服才女 惊世之作



    第8章折服才女惊世之作

    这道声音正是来自一直在堂外倾听的青衣女子,也是蔡邕刚才口中的琰儿,她知道今天的诗会不仅仅是简单的诗会,父亲蔡邕其实是想借着这次诗会,把自己给再嫁出去,自从自己的夫婿卫仲道因肺痨在新婚之夜突然暴毙而亡,整个卫家人都把自己当成不祥之人,对自己轻则冷言冷语,重则谩骂欺侮,如果不是自己父亲的身份地位,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自己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怎么可能受这样的无理指责,在忍受了半年的委屈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回到洛阳的家中,但是没想到父亲竟然又举办了这么个诗会,想把自己嫁出去。

    “琰儿不得无礼,德瑜的才华乃连为父都自叹不如,你怎可如此无礼”,蔡邕看着走进大堂的蔡琰出言不逊,立刻板着脸教训道。话虽然说的重,但是蔡邕的内心也很是苦涩,自己的女儿性格外柔内刚,一向不把天下男子放在眼中,好不容易嫁给一个才华不输自己又家境显赫的卫仲道,没想到竟然在新婚之夜当了寡妇,自己做父亲的怎能不为女儿未来考虑,难道让自己的女儿年纪轻轻就守一辈子的寡吗?今天就是这个好机会,“这个伍孚或许就是我蔡邕的乘龙快婿”,蔡邕看着伍孚挺拔的身高俊朗的五官,暗暗的想道。

    不管蔡邕在想着什么,但是此时的伍孚是真正的走神了:“蔡邕称呼这个青衣女子为琰儿,青衣女子称呼蔡邕为父亲大人,难道这个女子就是青史留名的蔡琰蔡昭姬”,伍孚呆呆的看着面前这个身材丰满,面容清秀,虽称不上人间绝色,但是浑身上下透露出的书香气质

    却深深的吸引着伍孚。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1]。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儿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蔡琰先遭夫死守寡之苦,后又流落异族,饱受思念故国和异国他乡的折磨,好不容易回到中原,却还是穷困潦倒,一生可用命途多舛来形容毫不为过。

    想到这里,伍孚看着蔡琰的眼神充满着怜惜,就这样痴痴地看着蔡琰的面庞。

    “嗯哼”蔡邕注意到伍孚呆呆的看着蔡琰,为避免尴尬连忙假装咳嗽打断了伍孚的沉思,暗自腹诽“好小子,初次见面就盯着我女儿不放,当我这个父亲不存在吗?虽然我对你比较满意,可是也不能这样肆无忌惮有违礼仪啊。”

    “德瑜,我来给你介绍,这就是我的爱女蔡琰蔡昭姬”

    “琰儿,站在你面前这位就是新晋执金吾的伍孚伍将军,快快见礼”,蔡邕转头对着蔡琰和伍孚说道。

    “公子,蔡琰这厢有礼了,刚才多有失礼之处还请公子多多担待”,蔡琰微微欠了欠身行了个礼。

    “昭姬姑娘有礼了,小子才疏学浅,远远算不上栋梁之才,姑娘说的对才是”,伍孚客气的拱手作揖,脸上很是平静,丝毫不将刚才的尴尬放在心上,云淡风轻的态度令蔡邕父女暗暗称赞,就连荀攸也是偷偷的在心中给伍孚竖起了大拇指。

    “公子作的诗虽是立意深远高洁,以梅喻人,高标独格令人敬佩,但是这首佳作的题材却甚是新颖,昭姬读遍古之典籍也从未见过,不知公子从何处学来?”蔡琰眼神灼灼的盯着伍孚的眼睛,脸上挂着疑惑的表情,就连一旁的蔡邕和荀攸也是好奇的望着伍孚,等着他来解释。

    “咳咳”伍孚就知道这首超前的宋词会引来众人的关注,但是事情到了这个程度只有厚着脸皮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不瞒各位,这种题材的作品是我偶然创作的,我给他命名为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