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



    第一百八十一章三路出征

    “咚咚”的鼓声反复敲击,震动人们的耳膜。鼓声猛地停了下来。

    朱厚煌正襟危坐。坐在大殿之中。

    此刻的大殿之中,一片肃杀。一切花哨的东西全部都被清理称呼去了,只剩下简简单单的两排椅子。

    朱厚煌坐在主位上,而他右手边单独一座,正是陆完的位置。

    在鼓声之中朱厚煌的手下全部聚集在这里了。

    吴凤仪,吴一行,李良钦,俞大猷,汪直,戚景通,吴明,等等的。凡是朱厚煌的手下有实权的人,全部在这里了。

    鼓声一停,朱厚煌淡淡的开口说道:“开始吧。”

    “是。”陆完说道。他回过神来,朗声说道:“来人。”

    两名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手握着卷轴,在陆完的示意之下,缓缓的打开。

    是一副地图,正是东雍地图。

    地图的上的东雍,好像是一个肥胖的大蚕横卧在大海之中。

    这一副地图朱厚煌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在他来到东雍之前,东雍根本没有详细的地图。而这一份地图是朱厚煌主持下绘制的。上面很多线条都是朱厚煌亲自绘制的。

    陆完虚虚的一指,指着地图上大片空白的区域,说道:“这是就是大肚部的活动范围。也是我们这一次行动的目标。”

    大肚部落虽然有大肚国的别称,但是陆完坚决不这样称呼他们,而是简简单单的称之为大肚部。

    地图上的线条,呈现着明显的并不同,凡是朱厚煌所占据的地方,都十分详细。但是朱厚煌并不能占据的地方,就十分疏漏,东部至少还有群山的标志,但是北港与大员之间的大片空白,却仅仅有几条河流的标志。朱厚煌很清楚,这里连河流的标志,也是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绘制上去的。

    朱厚煌很明白,这一次行动最大阻碍,并不是大肚部有多少丁口,也不是大肚国有多少勇士,而是对大肚一带的地形。

    陆完继续说道:“大肚在东雍之中,不灭大肚部,我雍国如鲠在喉,故而这一次,三路出兵,我领戚氏,邵县,大员之兵,越过雍江北上。戚景通为副。”

    戚景通站了起来,大声应诺,说道:“下官明白。”

    戚景通当初在陆完手下的时候,并不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但也知道这位陆尚书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当初上有谷大用掣肘,下有悍将骄横,再加上刘六刘七也不是易于之辈。而陆完却能这样的情况之下,顺顺利利的将刘六刘七之乱平定下来,可见其手腕心智。

    戚景通是万万不敢小看他的,自然是恭恭敬敬服服帖帖。

    陆完的安排也大有深意。陆完想要在雍国站稳脚跟,一定要立下功劳。而这一次行动,就是陆完为自己建立威信。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自然要在这一次行动之中立下最大的功勋。

    戚景通所部是离大肚部落最近的,而且戚景通也是他的旧部。陆完自然有把握,收拾的服服帖帖。至于大肚部的野人,根本并不放在陆完眼里。

    “另一路,由吴凤仪吴大人,率领北港府兵南下。”

    这一路安排也是有说头的,

    自从北港开拓以来,虽然朱厚煌对北港着力不少,但是总体上雍北府的重要性比不过雍南府。这一次出兵的重点,在雍南府这边。而不是雍北府这里。

    故而从这一次雍北府这边的主将,就能看得出来。

    吴凤仪,让处理锦衣卫事务,是一把好手,打探消息也是一等一的灵通。但是行军打仗,却是隔行如隔山。陆完这样安排,就是看中吴凤仪是雍王殿下的舅舅。一来他能压住雍北府的官员。二来,陆完虽然刚刚来到雍国,但是也知道吴凤仪在雍北看管金矿,虽然是一等一的要差。肥差。但是吴凤仪却不想在这个位置上久居。早就想回来了。陆完命吴凤仪为北路主将,正好让吴凤仪借此机会,重回到朱厚煌身边。卖一个人情与他。

    至于北港府兵能有几成战力,在这一次战事之中,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并不在陆完心中。

    “第三路,由大王亲自出马,带领澎湖县兵与雍王亲卫,乘船沿海,入大溪而上。”陆完的声音有一些沉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