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杨慎时代的来临



    第一百六十四章后杨慎时代的来临

    朱厚煌握紧信封的手,一点一点的攥紧,问道:“师傅,能不能不走吗?”

    杨慎没有说话。朱厚煌有些失望,因为有些时候,不说话。也是一种态度。

    朱厚煌说道:“也是,师傅是宰相之才,怎么会常留在这荒芜之地。”

    “世子,”杨慎开口了,他用这个旧称的意思,他并不是以雍王长史的身份说话,而是再以他的老师的身份说话。说道:“东雍以前或许是荒芜之地,但是以后绝对不是。”

    “多谢师傅夸奖,不知道师傅什么时候走?”朱厚煌叹息一声,心中空落落的,知道以雍国这个盘子,还是吸引不了,当世第一流的人才。

    杨慎说道:“不知道,但是今年我应该会在东雍过年。即便有事情,也是明年的事情了。你想做什么就马上去做吧。现在我还是你坚强的后盾。”

    杨慎最了解朱厚煌了,朱厚煌好像大气,实际上很小家子气,不舍得人分一点兵权。每一处新定之地,必须亲自前去了解。这说得好听,是事必躬亲,说得不好听,就是太小家子气。

    即便是对杨慎这个名义上的雍王相,也没有什么决策权,杨慎这个长史也不是做得六部尚书的差事而已。

    功法之政,律法之圈,皆由朱厚煌金口玉言。和他祖宗朱元璋根本就是一个毛病。

    朱厚煌心中转了几个圈,心中暗道:“乘着杨师傅还在的时候,将整个东雍清理一遍,等杨师傅走后,我就专心内政。经营好东雍吧。”

    朱厚煌苦笑说道:“杨师傅,孤就预祝你鹏程万里,说不定今后,还要麻烦你了。”

    杨慎沉吟一会儿说道:“殿下,放心,臣一定想办法,给你推荐一位合格的雍王长史。”

    此刻杨慎想过朝中大臣的名单,再联系即将爆发的宁王之乱,就圈定了几个目标。

    雍王长史这个差事,说起来不大,但也不是谁都能办到的,虽然雍国全部面积,还没有内地一个府大,但是这里的事情,并不是一个知府能搞定的。

    雍国的形式复杂,以朱厚煌设计的体制,雍国政府,必须能管理到每一个人,当然这种先秦时代古典-帝国-主义,根本不是现在一个大明知府能搞定的,而且麻烦还在于,雍国的一切都是新的,根本没有规矩可循。一般循吏,也做不到这个位置。有能力坐稳这个位置的人,在大明也必然是高官。

    第二日,朱厚煌就立即启程去了北港,他要做好,后杨慎的时代的来临,做好准备。

    船行不久,就已经来到北港了。

    不过此刻的北港与之前的北港大相径庭。让朱厚煌也吃了一惊。

    北港本来是天然良港,但是港口措施非常少,只有区区几道栈桥,还停不满船只,但是现在整个北港港口上,都挤满了船只,大船不多,但是小船不少,甚至附近来有几处临时搭建的栈桥,上面也密密麻麻挤满了船只。

    如果不是朱厚煌提前派人来传话,估计他现在连停靠的地方都没有。

    朱厚煌的船只一靠岸,李世贵立即拜倒,说道:“臣北港知县拜见殿下。”

    俞大猷也拜倒在地说道:“臣北港县尉拜见殿下。”

    朱厚煌说道:“免礼,”他皱起眉头,说道:“北港现在怎么这个样子啊?”

    李世贵脸上露出苦笑说道:“殿下,现在不是说话的地方,臣请进一步说话。”

    朱厚煌也不多说,带着从员跟着李世贵离开了。

    下了船之后,进了北港镇之中,朱厚煌的眼前一片兵荒马乱。无他都是人。壮年人比较多,区区北港小城,本来不过万人左右,甚至这一万人之中,还有好几千人从狗奴国掳过来的奴隶,但是现在朱厚煌不用去数,就知道北港的人口至少扩大一倍。

    李世贵接朱厚煌入城,一定是清过场的,但是即便是清过场的,但是朱厚煌眼睛所见,依旧到处都是人。街头巷角搭起的一个个窝棚,还有北港小城外面一个个临时的茅草屋子。

    朱厚煌心中,又惊又喜,惊得是不知不觉之间,北港居然有这么多外来人,喜得更是北港居然有这么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