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遗书始末



    雍王朱厚煌毕竟是在北京长大的。而且吴氏来是出自锦衣卫世家。还有很多老关系在京城,并不是两眼一摸黑。

    不过,朱厚煌在唐寅来京的时候。早已叮嘱了唐寅。这些关系,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启用。

    唐寅记在心中,不过唐寅此刻觉得,现在必须弄明白宁王造反之事,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了。唐寅对宁王造反的成败,从来不做过多幻想。毕竟他开来,这位宁王殿下造反的手艺太潮了。连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的道理都不懂。他想造反的心思,连唐寅都知道了,现在更是在没有发动之前,已经传到了京师之中,哪里还有什么成功的可能。

    唐寅现在关注的就是事情进展到了那一地步,还有宁王之乱的余波,会不会殃及到雍王朱厚煌身上。

    唐寅回去之后,根本不敢耽搁。让林璜出去传递消息,林璜是吴凤仪的手下,也是打探消息的个中好手。第二日晚上,就有一个人来到了唐寅的卧室之中。

    他头带黑色面巾,身穿一身黑衣,将真实的面孔遮掩的严严实实的,但是却遮掩不住他彪悍的身形,说道:“怎么这么急来找我?”

    唐寅也不管这个人到底是谁,立即问道:“宁王的事情听说了没有?”

    “宁王的事情,宁王的什么事情,是他意图谋反的事情吗?早十年前就知道了。”黑衣人冷冷的说道:“何止宁王的事情,连其他的藩王的烂事,真得能瞒过锦衣卫的耳目的有几个。”

    这一句话,暴漏这个黑衣人的底细,他是锦衣卫之中的人。

    不过唐寅不在乎这一点,说道:“宁王之事,陛下早就知道了?”

    “当然。”黑衣人说道:“各地藩王是锦衣卫监控的重点,很早之前,锦衣卫就已经报给了陛下,只是陛下说道:‘他们闭起门做些白日梦的事情,就不要追究了。’”

    唐寅明白了一点,事情未必像他说的那样,恐怕各地锦衣卫纷纷报告各地藩王之事,正德皇帝也未必能细查那些是真的那些是诬陷,索性一笔勾销。只观其行。不念其言。”

    “这一次王哲遗书的事情,是怎么一回事情?”唐寅问道。

    “宁王自己做错事情了。宁王经营的时间很久了,在陛下登基之后,宁王是最为恭顺的藩王,每年圣寿节,元旦中秋的时候,所送的礼物都是最重的,而且豹房内外都被打点透了。所以陛下耳边都是说宁王好话的人。宁王甚至贿赂刘瑾,复宁王三护卫。恐怕也是因为这样才起了造反的心思。”黑衣人冷哼一声说道:“宁王在地方横行不法,乃至干涉地方政令,令地方郡守大礼参拜他,虽然犯了陛下忌讳,但是陛下不想大动干戈,还想将这一件事情,悄无声息的解决掉,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胆大包天杀朝廷命官,而是方面大员,一省巡抚。”

    藩王造反弄到台面之上,正德的脸上也不好做,自然想悄无声息的解决掉宁王,事后报一个暴病而卒,就是了。但是杀害江西巡抚王哲,却是即便是锦衣卫也压制不下去的暴行。

    如果说,正德此刻还想将这一件事情压制下去,会让朝廷上下人人寒心。一省巡抚是多大的官,整个朝廷才有多少个巡抚级别的官员。

    这样的事情,怎么能压制下去。

    唐寅问道:“陛下准备怎么处理?”

    “现在还不知道,不过传言,陛下有南巡之意。”黑衣人说道。

    “看来陛下想亲自解决。”唐寅心中暗暗想道。但是这一件事情。到底怎么做才能保证雍王殿下的利益啊?唐寅心中暗暗想到。

    “其实,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告诉你一声,不要在京城之中乱找门路,现在京城的达官显贵,不知道有几个能将富贵延续到明年了。一不小心投错了庙,还要受到牵连。陛下还想给宁王最后一个机会,年前不做处理,年后准备让人出京训斥宁王,如果宁王认罪伏法,还能保全宁王一脉传承。但是以宁王志大才疏受的样子,这一次训斥决计是没有任何用处。倒是时候,即便是陛下再宽厚,也要拉清单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