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台湾计划



    第五十三章台湾计划

    又是一天过去了。

    朱厚煌在祠堂之中待了整整一天。

    其实虽然吴氏让朱厚煌跪祠堂,但是他毕竟是雍王世子,整个雍王府之中,根本没有一个人敢管他,他要是想出来,根本没有敢拦。

    只是朱厚煌自己在反省自己这一段时间之内所做的一切。

    很多时候,朱厚煌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此刻想想有太多想当然的地方了,他做的最成功的反而是训练出一只三百人的军队,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事无成。

    他想得多,做得多,想从上层影响整个大明,将整个大明带入历史另一条河流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最起码正德自己都做不到,更不要说是一个小小的藩王了。藩王在整个大明上层根本就没有话语权,他不过迎合正德做了一点事,就被如此针对。

    说实在的,在大明这么多年了朱厚煌也了解一些大明士大夫的想法了。

    首先他们不希望一个强势的皇帝,太祖皇帝在这些文官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这一点到了现在还没有散去,故而大明文官有一个隐性的共识,限制君权。怎么限制君权?首先,高举祖制大牌,用祖制来限制皇帝,故而凡是变法之类的事务,都深恶痛绝。

    其次就是理教,虽然大家都不怎么遵守,大明文人会玩之处,让现代人都瞠目结舌。但是对于皇帝,大家一致认为,皇帝要是仁君,这一点上要从谏如流,要宽容待下,至于主见什么的一点不重要。只要按照儒家的圣主来要求,至于什么要求,我们说了算。

    所以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完全尊重他们。听从他们的君主,所谓致君尧舜上,至于君主怎么想,这才不重要。在他们的教育之中,一定要君主是一个完美遵循礼法的皇帝,就好像是弘治皇帝。

    只是大明出了正德这样的君主,是他们完完全全没有想到的。已经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怎么也不想让再有一个,故而朱厚煌这样一个对朱程理学不屑一股的。这样一个储君,绝对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

    “所以,他们的攻击迟早会来,我迟早要出京,这是无法挽回的局面了。”

    是的,清代储君废立,大臣没有一点发言权,因为是帝王家事,因为在大清只有皇帝是人,其余的都是奴才,奴才自然没有发言权。而在明代,这个局面完全不同。礼法绝不是简简单单的存在,而是很多人的信仰。会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的为了这个信仰付出生命。

    所以在大明,光考虑皇帝的心思,而不揣摩大臣们的心思,想成为皇储,做梦吧。

    朱厚煌之前,还有这一点幻想,但是此刻梦醒了。

    门被推开,吴氏走了进来。

    朱厚煌回头看去,吴氏一身宫装。一看就是从宫中出来的样子。

    朱厚煌猛地站起来,只是跪得时间比较长,两只脚上已经麻木了,好像是无数根针扎在双腿之上是,他踉跄一下,吴氏立即上前几步,就要扶住朱厚煌,朱厚煌忽然一摆手说道:“母后,您是不是去找太后了。”

    吴氏说道:“煌儿,你死心吧。”

    朱厚煌说道:“孩儿知道了。”

    朱厚煌说过话,向吴氏行了一礼,说道:“母后如果没有什么话,孩儿先行告退。”

    吴氏皱起眉头说道:“煌儿--”

    “母后,你放心。”朱厚煌低下头来,阴影遮住他的双眼,说道:“明日我就去找皇兄,安排藩国地方,还请母后放心。”

    朱厚煌说完之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从来不叫我母后的。”吴氏一时间有一股无力的感觉。她知道他这个儿子从小聪慧,有主见,好像是一个小大人一样,不像寻常小孩子那么缠人。母子之间的感情,不像一般母子那么深厚。

    吴氏一直运行经营这一段感情,只是从今日开始,吴氏与朱厚煌之间,恐怕会有心结。

    朱厚煌回到自己房间之内,低下头微微叹息一声。

    他虽然是吴氏的亲生儿子,但是穿越过来之前,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他心中的母亲,就是他前世的母亲,而不是吴氏。虽然吴氏对他很好,但毕竟隔了一层。朱厚煌也是用心经营他与吴氏之间的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十几年的感情,朱厚煌又怎么一点感动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