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穷达之间-第2/3页





    李君阁笑道:“那我去叫他们,阿音你拿小饭盒给他们装点糍粑路上当早饭!”

    等李君阁将两人从房间里带出来,池田老头直跺脚:“你们错过了好多好景色!云海,日出,鸟儿来林子里觅食……”

    山本叫了声:“师傅……”声音都是哑的。

    李君阁说道:“哎哟这是怎么了?感冒了?”

    工藤的声音也好不到哪里去:“不是,昨天跳舞就吼了半天,然后又去唱山歌……”

    焕邦叔哈哈大笑:“照昨天那搞法,今天好多游客声音都是哑的,吊高腔有门道的,哪能干吼干嚎呢?我就故意不告诉他们……”

    王婆婆照他肩膀上就来了一下:“二皮年轻,皮点就算了!你都几十岁的人了还跟他一样?”

    李君阁尴尬地咳嗽两声:“呃……王婆婆你这种擦枪走火式批评,对无辜群众伤害很大的……”

    众人又是说又是笑闹成一团,等到阿音出来,这才乘小电瓶车去寨子中门处,沿着水渠一路上山。

    这里是一条小环线,沿着水渠走向寨子后门,然后沿水渠一路往上,可以到达山歌招雨拿出山塘,之后如果游兴未减,则可以继续沿着水流上溯到大山塘,然后从枫树林边转下银杏古道,穿过林场,重新回到水云乡酒店。

    四爷爷老当益壮前头带路先行,一群人在后边跟上。

    沿途的石径也很古老,比甘棠故道的年头不遑多让,不过不像甘棠故道那样埋没地下,每年巡山的人多次行走,因此更显沧桑。

    一路都是天然林,杂树丛生,高大古拙,种类比碧峰山多出不少,而且年头也更老。

    四爷爷看着几株老柏不由得服气:“李家沟的柏树,还真没有这么老的。”

    育爷爷说道:“这也是我们老辈传下的习惯,人走了,总要留两棵他种下的树做念想,所以寨子里几百上千年的老树多的是。”

    四爷爷叹道:“我们山下,除了也林子里边,真正上年头的老树,除了老祖樱,就得数码头上那棵古榕了,至于盘鳌乡一路的梨樱,拿到外边比那也不错,不过和山上这些比起来,差了不少的年头。”

    育爷爷笑道:“那也是我们的祖宗比德茂公早来不少年头,诶说起这个我是不知道数,您是学问人,能估得出来不?”

    四爷爷说道:“你们来到悬天寨,要是打从五溪蛮入蜀算起,该是公元二二一年。而慎清公得中醇佑进士是公元一二四一年,再往前推二十年,差不多是在一二二一年左右德茂公来到盘鳌乡,哈哈哈,不多不少,刚好一千年上下!”

    说完对育爷爷拱手一礼:“这才叫老乡啊!”

    育爷爷也拱手还了一礼:“哈哈哈,果然是老乡亲了!可见我们两家的祖宗,都是有眼光的!”

    说完连声赞叹:“老哥当真好学问!”

    四爷爷摆手道:“书里明摆着的东西,抄抄记记,算不得什么学问。”

    “一切遵照前人经验,没有想个通透明白,只好规行矩步人云亦云,那叫技能。”

    “只有自己思考后想通后得到的东西,才算得上学问的范畴。老弟你把一个寨子打理得井井有条,看似没有怎么读过书,完全天性始然,其实是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在里边,要说学问,这才是真学问。”

    得到四爷爷这么一句夸赞,育爷爷乐得胡子都快飞起来了:“不敢当不敢当,光这番话,我这大老粗就说不出来。”

    山里的除了各色天然林,还有不少珍奇的动物,育爷爷一路讲解,四爷爷一路补充,偶尔还能引经据典扯出一两个故事,众人跟着一路徐行,听得眉飞色舞。

    阿音跟在后边,轻轻扯了扯李君阁衣袖:“小时候四爷爷就是这样教你的?”

    李君阁看着四爷爷满头白发,心里有些发酸:“是啊,二十多年过去了,四爷爷他也老了……我时常在想,要是四爷爷生在我们这个年代,成就怕是要比我们大得多吧……”

    “可惜当这个时代真正到来,他却早已看透世情。这心思,已经从入世磨成出世了……”

    阿音捏了捏李君阁的手:“没关系,那我们继续努力达到他的期许,然后好好孝敬他老人家,让他多享福,多开心,不感慨,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