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张老师又来了-第2/3页





    李君阁脸都吓白了:“一衣带水!要是敢水你我外公还不提着黄荆棍儿来找我?闵乡长你说本地方言俏皮话就挺好,别整这些词儿来吓人!”

    这事情就算议定,后续的事情虽然还多,比如林昭要进行品质控制,饲料厂要配比饲料,猪娃要阉割,提供的数量多少,价格多少等等……

    但这些已经不是李大总裁方便插手的了。

    十月金秋,转眼即至,李君阁和阿音又迎来了央视《走近科学》张老师一行人。

    他们要来制作一期青珉直上谜题破解的节目。

    青云直上的奇景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首先就体现在了青珉石价格上,涨幅可谓一日三惊。

    所以这次台里边下来硬性指标,小张你不是和李家沟关系不错吗?前几期节目反响都很好,现在就正好了,你去做一期节目,一定要给全国人民一个科学的解释。

    张老师看着久长居里的青珉石下方基座上“翠云峰”三个朱楷小字,又看着忙里忙外的拍摄团队,不由得咬牙切齿:“皮娃,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只能强行科学解释一波了!”

    李君阁笑道:“张老师当真是学问人,强行二字,用得妙到毫巅。”

    张老师手扶脑门:“你别闹!你家的石头出妖蛾子,凭什么要我来背锅?那你说我该怎么办?这事情你必须帮我出出主意!”

    李君阁赶紧安抚:“别急别急,这事情啊,古已有之,不稀奇。”

    张老师不禁奇怪:“真有?我怎么没听说过?”

    李君阁不好意思说张老师你读的书可能真不多,只道:“这个事情我们搞园林建筑的再清楚不过了。《宋史纪事本末》里边有过记录,当年宋徽宗大造园林,平地起山。因园林地处宫城东北隅,故而称之为‘艮岳’。集江南花石名木于其中,这就是《水浒》里边花石纲的由来。”

    张老师问道:“那这艮岳园林里边,就有这种石头?”

    李君阁说道:“宋徽宗作为艺术家来说,是当之无愧的。他搜罗当时的能工巧匠,将硫磺深埋地下,在上边用一种奇异的石头造景。每逢烟雨之时,艮岳之中便会出现云雾缭绕的人工奇景,被称为‘贡云’。”

    张老师顿时大喜:“当真?哎哟这个线索可太重要了,光靠这个就可以让我交差!”

    “皮娃这就是千年前古人玩过的花样啊!就算现在的人玩不出来,那也不是我的错不是?所以今天遇到一个青珉石这样的巧合,也不算稀奇不是?”

    李君阁忍俊不禁:“你这说法要是用来敷衍塞责,也算是勉强成理。宋徽宗用来制造这奇景的石头,是一种叫炉甘石的东西,本身是一种碳酸盐,属于方解石族菱锌矿,主要成份是碳酸锌。”

    “这种石头具有小孔隙,有吸湿性,无臭,微涩。这些特性,与青珉石是不是很相似?”

    张老师拍着腿说道:“知道名字那就好办了!我这就联系地质所找这种石头。”

    李君阁说道:“不用找,这石头你要找那种园林假山般大的,那是举世难求,不过拳头以下的那是太多。”

    “药师叔民宿里边就有,它本身就是一味治疗疔疮溃疡的药材。”

    张老师捏着李君阁的肩膀:“救了命了啊老弟!你这一肚皮的冷知识真是天造地设给我们节目量身打造的!”

    李君阁接着说道:“这事情还真是挺有趣的,不过科学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在于可复制,可重现。”

    “那天其实不光光是眼前这块石头,我们李家沟好些青珉石都发生了这奇特的现象。”

    “现在我大致有一个谱,那一天的气象,风力,温度,湿度,甚至光照强度等等,我们是搞农业的,这些都有详细的记录。是不是可以在实验室里边复制出相同的条件来,看看奇景能否重现?”

    张老师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那这就更加接近《走近科学》的节目宗旨了,不管能不能重现出来,我们至少进行了科学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索和研究。好,节目内容充实了!心中大定!”

    李君阁啼笑皆非:“张老师你这就不是搞科研的态度,搞科研都是持之以恒孜孜以求,你看瞿院士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