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岛之恋(一)



    一一中篇书信体小说

    你是别人的风景,

    却看湿了我的眼睛;

    因了缪斯的钟情,

    我不敢虚度此生。

    一一题记

    燕子:我们的相识纯属偶然,但心灵的际遇却是必然:钟期既遇,流水何惭。

    良久以来不曾入心的挂牵,就这样走进了我平素无企的生活:温馨而苦涩,迷茫而期待。也许,你从来就不曾想过四维世界里的故事,可一切却是这样的愉悦,充满生命活力。我提议把这个四维空间取名“白鹭岛”,你不假思索地点头应允。《白鹿原》因了天降白鹿的传说而名,“白鹭岛”只因心向白鹭而生。一如现实中像你我的人们,我向往一个宁静的空间,你却步我后尘投身于一个马不停蹄地演绎现实的环境。白鹭岛犹如深圳湾的那一片安静的红树林,或许会给予你多一份忙碌以外的宁静。

    回到寓所,走进电脑里的创作原像,你就是那螺丝湖畔碧波荡漾的阿英姑娘。我己是人到中年铅华洗尽,于你于我于生命的意义除了“既遇钟期,师生之谊“而外,已然别无所了。

    也许是我的宿命吧,在家排行老大,平素以来我已然习惯于予人关爱,仿佛自己从不需要温暖和关怀。或许是因为我不缺少爱的缘故。我常常在诗情的文字里爱得死去活来。正因为如此,富足的精神生活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直以为,却不曾细想。与你不期重逢,让我有了这四维世界里的激情原像。是诗源的动力还是本真的回望?我正在细细的想。

    人生一路走来,没少被近处的人称许,所谓纯情的才子,所谓浪漫的歌者……其实我知道,大家的言下之意是在说我是一个毫无形象可悦的灰色男性。人的容颜是造物主赐予的,我别无选择只能认命。但值得欣慰的是,当我把诗行写进重建的博客,读者朋友又回到了我的“精神家园“,是他们无私的陪伴,给予了我澎湃激情的源泉。于是,我在网上多了一个公众评称:思想者。这说明我还活着,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但我十分清楚,这仅仅是读者的钟爱而已,而我觉得自己不过是一个敢于狂放思想的俗人。

    这么多年我在不平静中平静地走了过来,不可淹没的,还是不变的浪漫情怀,还是不变的激情满怀。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总觉得写比读充满温情与浪漫的文章感觉更好,也不去想那些儿女情长,让自己庸俗,让自己淹没在无数的漫漫长长的日子里。

    也许是因为“不惑”的缘故,近来特别喜欢读池莉的小说和北岛的诗歌,体会人生的艰难和无奈。还有铁凝的《玫瑰门》,体会人到中年的种种悲哀。还有王朔的随笔、王小波的杂文,用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的独特视角去解读点点滴滴的生活现象。

    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把我的悲哀留给自己,你的美丽你带走。其实,人最不喜欢的事就是把自己弄得凄凄惨惨悲悲戚戚,而我在生活中却常常如是。我不仅喜欢这句歌词,而且更愿意把自己置身于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让自己在悲情中浪漫,在浪漫中诗情画意。白鹭1月8日

    白鹭,来信收悉。首先我声明,我不想做原上的白鹿,那只是作者心目中的一个意象。但白鹭却不同,她有翅膀,可以自由浪漫地飞翔。

    “浪漫情怀总是诗”,这是我大三时写过的一篇抒情散文的标题,那篇稿子早就躺在你的邮箱里,不用说你也知道,我的立意就是你,人生的体验也真是如此。浪漫情怀之所以美丽,除了它体现了人性中神采飞扬的一面,流淌着人性中的温情与美善之外,最动人的,是人们在浪漫情怀中所体会的一个个空灵,一点点睿智,一处处叛逆,一次次狂放,甚至一幕幕悲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