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开局震撼老朱八百年(9)-第2/2页



    想到这,他对朱棣愤怒都少了些。

    “父皇,倒也不全是,来时的路上曲夫人曾经说过,八弟是洪武二十三年因为岳父和妻弟被牵连进胡惟庸案,您担心他害怕派人召他入宫安抚,然后反倒让他更加害怕,直接带着王妃**。

    所以这应该不是允炆在位的事。”

    朱允炆好歹是自己儿子,为了避免他给自己父皇留下的感官太差,所以朱标还是赶忙开口,为儿子说句公道话。

    **的两个弟弟,不是都死在他儿子在位期间,只有一个,还有一个是在老爹您自己在位期间,被您老吓死的。

    “什么?”

    “这怎么可能,小八看着虽然胆子小了点,但也不至于小到那样吧,胡惟庸案再牵连,朕还能因此杀子不成?”

    “白鹦鹉,你别是在胡说吧!”

    有关于这件事,朱元璋他是真的不相信,因为他有时候也曾经思索过,万一他某个儿子造反怎么办,但他觉得他大概率是狠不下心来杀子的,最多跟唐太宗一样,将造反的儿子给圈禁起来。

    所以他八儿子就算胆子再小。

    应该也不至于怕成那样。

    “是真是假我可不知道,反正明史里面就是这么记载的,梓大惧,与妃俱焚死,无子,除其封,连谥号都没有。

    更详细的不但正史没记载,野史也没什么记载,反倒民间有人胡乱编造其为陈友谅之子,被你发现后害死,不过这应该不可能,毕竟朱梓出生的时候。

    陈友谅都死了好几年了。

    所以具体什么原因是真不好说。

    不过说实话,如果我是他正妻,并且与他关系不好的话,在全家都被他老爹杀了,然后自己也没子嗣的情况下。

    杀个皇子**为全家报仇也不错。

    你说是不是,老朱……”

    “要是具体情况真的如我所猜那般的话,你也肯定不允许相关消息外传。

    毕竟这消息要是传出去,难保不会有人效仿,你杀了那么多人,株连了那么多家族,谁又能敢保证没有一两个漏网之鱼,难怪你杀人要杀全了,毕竟万一漏了一两个,人也不怕鱼死网破!”

    曲洁这番话,就纯粹是她自己胡乱臆想了,但从情理上来讲,还挺合理。

    至少曲洁自己觉得是合理的。

    曲洁的语调依旧轻挑自在,可朱元璋却已经心生寒意,因为他清楚,史书记载要是有部分含糊不清的话,肯定是有所隐情,要么是为尊者讳,要么就是有人下命令,故意抹去那段记载,或者说直接遮掩消息,当时的人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史书当中又如何记载?

    所以他那儿子的死肯定有隐情。

    但具体是因为什么不好说?

    史书所载,真的是只可信其历史大脉络,大方向,其他细节则很难说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