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开局震撼老朱八百年(2)-第2/2页



    而且那老东西的杀心贼重。

    要是没点杀手锏和底牌,曲洁是真不敢跟他太过于直接的,面对面交流。

    换成秦始皇,再不然就是李世民之类的,曲洁都不会这么谨慎,因为他们并不是喜怒无常之辈,本身大部分情况下也算守规矩,即便大臣触犯法律,那都是按律惩处,并不会过多牵连连坐。

    看起来就好说话。

    可朱元璋呢,他不要太不守规矩。

    或者说,他的话就是规矩。

    细数明初几大案,无辜受牵连,甚至于几乎近似莫须有之罪而被诛杀的。

    又何止十人百人?

    史书上可是记载了太多太多秉承上意,循圣意告发的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人告发别人不是出于他们本心或者发现了证据,而是洪武帝有这意思。

    再说白点很可能就是洪武帝授意。

    为什么胡惟庸造反的案子能一直持续十几年之久,是真的这个案子那么难查吗,显然不是,大概率是在于这个案子实在太好用了,想杀谁就把对方跟这个案子扯上关系就行,本来按律死不了的,跟造反案一扯上关系,显然就能判死刑了,这么好用的刀他哪舍得放弃?

    所以曲洁必须得在朱元璋来之前。

    或者在他采取什么措施之前。

    拥有自保能力。

    ……

    应天府,皇城,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案桌前不断的拿笔梳理着胡惟庸的人脉,包括但不限于姻亲关系,师徒关系,依附关系和派系关系。

    这次既然已经对胡惟庸雷霆出击。

    他当然不会放弃这大好机会,设法剪除朝堂当中对皇权有威胁的势力,正好也能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下勋贵。

    就在这时,内宦过来传讯。

    随后过来报信的亲军副都尉便匆匆进来行礼,然后看着边上内宦为难道:

    “陛下,胡府出了件诡异之事,府里一只白鹦鹉突然口吐人言,说了许多大逆不道之言,甚至叫嚣要您去见它。..

    其所言实在,太过大逆不道。

    还请陛下摒退左右,恕臣死罪!”

    “鹦鹉会说话不正常,至于什么大逆不道之言,难道是胡惟庸教的,或者胡惟庸无意在那鹦鹉边上说了些什么。

    被那只鹦鹉给记住了?”

    “有什么话就说,恕你无罪!”

    朱元璋虽然觉得鹦鹉学舌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如果那只鹦鹉说的只是一般大逆不道之言,应该不会特地来禀报。

    所以他还是让亲军副都尉说了。

    与此同时,先前一直在他边上伺候的内宦,全部都赶忙往后退了几步,一直退到比较远,耳朵不是特别灵敏,应该是听不到他们具体对话内容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