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被赐死的秦王妃(1)-第2/3页



    当然了,这些对原身其实没什么伤害,甚至原身还因为看不下去而阻止。

    然后,就对原身有伤害了。

    从此之后,原身再也没能随秦

    王一起回过京城,寄回去的信件,也都会被秦王偷偷拆开,审核检查之后,或者说修改之后才能送回去,甚至于原身都无法离开王宫,相当于直接被软禁,王宫的管事之权也都被他宠爱的次妃夺走。

    说一句宠妾灭妻,毫无问题。

    至于原身当年想生个儿子,继承王位的想法,更是直接成了无稽之谈,毕竟秦王都不碰她,她又怎么生儿子呢?

    反倒是次妃邓氏生了两个儿子。

    当时原身说是王妃,实际日子过得还不如管事嬷嬷,因为王府里管事的是次妃邓氏,她恨不得原身早点死了,让她有机会成为正妃呢,不但把原身撵进破烂不堪的房子当中居住,还一日三餐只给残羹剩菜,削减炭火等等,有时甚至虐打原身,或者拾掇秦王虐打原身。

    原身倒是想向她娘家求救,但是她连信件都送不出府,身边亲信更是要被么撵出去,要么被杀了,边疆与京城间的距离又太过于遥远,根本无法求救。

    同时她娘家亲人也没机会来边疆。

    可以说,原身是全凭内心的那一股恨意,才勉强支撑下来,没甘心赴死。

    转机出现在秦王就藩的第十年。

    有人将他在封地的所作所为,于大朝会上捅了出来,无数言官弹劾,百官也极为愤懑不满,特别是在武德帝表现出想庇护他儿子,不愿责罚他儿子的情况下,更是不满到就差直接大骂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武德帝太过于双标了,大臣们犯了罪,轻则流放,重则族灭诛三族。

    贪污超六十两就要剥皮揎草。

    而他儿子的所作所为,明显比那些贪官污吏恶劣无数倍,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痛苦更是远超过些许贪污剥削,结果现在竟然想要轻轻放下,这谁能服气?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是他能一视同仁,那么百官文人指不定还能敬佩他。

    但他如此双标,谁又能服气。

    谁心里没有不满?

    但武德帝毕竟真敢杀人,百官再不满,再弹劾,只要他不想动秦王,那就没用,不过最后武德帝还是稍微妥协了些,他是怎么妥协的呢,把秦王叫回去骂了一顿,削了他半年的俸禄,并且赐次妃邓氏白绫,对外表示,秦王之所以会做那些错事,都是被次妃邓氏蛊惑。

    罪魁祸首是邓氏。

    现在他把祸首杀了,儿子也骂了。

    总行了吧……

    没错,他就是这么的讲「道理」!

    这真是不由让人想起,上古年间的秦国某任太子犯罪,正好当时又在推行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一系列变革,然后为了表明决心,最后惩罚了太子老师的操作,好家伙,就是这么个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子犯错,老师受罚了。

    那怎么不讲究子不教父之过啊!

    对了,不要以为邓氏死了,原身就能轻松了,就舒服了,实际来讲,邓氏死了之后,原身过得更惨了,因为秦王十分固执的认为,是原身设法告的密。

    所以邓氏之所以会被赐白绫。

    全都是因为原身。

    然后秦王没事就殴打虐待原身,平日所作所为也变得愈加恶劣,王府伺候下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杀,武德帝的训斥并没有让他收敛,他唯一的改变是,增加了些保密措施,以确保自己在封地内的所作所为,不会被人传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