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造反只为诛九族(1)-第2/2页



他们觉得这波站位妥妥的,毕竟永盛帝是靠武力夺取的侄子皇位,三皇子在这个过程中战功最大,这不就跟当年在某门搞政变的太宗皇帝差不多嘛,而且大皇子身体又一直不怎么好,不定哪天就跟先太子一样,先于永盛帝去世。

有过乾坤帝将皇位传给皇孙,然后丢了皇位的前车之鉴在,想来永盛帝应该也不会将皇位传给大皇子的嫡长子。

这么一来三皇子夺嫡成功的概率。

不要太高!

而跟他们抱有同样想法的勋贵官员很多,所以后来实际来讲,其实也就是守礼派的官员勋贵支持大皇子,与其他官员勋贵们所支持的三皇子,在夺嫡!

但结果吧,三皇子败了。

因为官员勋贵的心思并不等同于皇帝的心思,永盛帝很清楚他父亲乾坤帝当年没有从他们几个皇子当中选择一个继承皇位,而是直接将皇位传给孙子。

主要就是在于,武皇帝之后。

需要一个文皇帝休养生息。

而当时他们几个有能力的皇子,显然没有一个在文治上有点能耐,继位后大概率还是维持武皇帝帝的作风,但普通百姓们,承受不了两代武皇帝征战。

此时永盛帝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在永盛十二年,立多年一直以仁德著称,起兵期间,将后勤一直管理的很好的大皇子为太子,三皇子则是被封为汉王,但是并没有将其赶往封地就藩。

而是依旧让他留在了帝都。

甚至于还让他执掌禁军。看書菈

这无疑让三皇子觉得自己还没有彻底的失败,也让先前站位三皇子的那些官员勋贵们觉得还有机会,毕竟大皇子只是被封为太子,没有继承皇位,历史上废太子不要太多,而且大皇子的身体一直不好,谁知道他这太子能当多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