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千年王八万年龟(4)-第2/3页



    还不如送回去。

    说不定能让这个太上皇与景安帝之间再起争斗,多多消耗旻国的国力呢!

    其实按照很多大臣勋贵的想法,那就不应该把太上皇接回来,或者即便接回来,路上也可以给太上皇安排一点意外之类,让他去死好了。但奈何景安帝始终念及兄弟之情,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杀太上皇,再加上还有太后一党,以及衷心于太上皇的部分官员们拼命保护。

    最终太上皇还是安全的回来。

    安置于在北宫当中。

    被孙太后死死护着。

    刚刚登基没多久,皇后连凤印都没拿到手的景安帝,后宫中的势力远不如孙太后,再加上他也确实没有杀泰康帝的想法,所以最后只是在大臣勋贵们的建议下,禁止太上皇泰康帝联络官员。

    相当于将其软禁在后宫当中,不允许与外臣联络,但实际也没啥用,他妈孙太后能跟外臣联络啊,无非就是联络过程需要通过孙太后做一个中转罢了。

    只不过因为此时满朝文武勋贵,乃至于满城百姓都很厌恶太上皇泰康帝。

    反倒视景安帝为明君圣主。

    是大旻朝的中兴之君。

    所以孙太后和泰康帝母子两个,并没敢作什么妖,只能老老实实的呆着。

    至于曲洁关心的重点,宛渠侯。

    自然是与这件事关系密切。

    现任宛渠侯刘太羽的父亲刘钰,便是死在了泰康帝被俘的那场战争中,父亲战死,连尸体都找不回来的消息传来后,他的母亲因为受不了刺激,大病一场,不到半年就去世,虽然刘太羽因此能够提前不少年成为宛渠侯,但他显然不会感激泰康帝,只会对他满怀恨意。

    要不是忠君爱国的思想熏陶,他简直都要视泰康帝为杀父害母的仇人了。

    之后不论是推景安帝上位。

    还是扬言废帝,刘太羽都有参与。

    最初泰康帝叩门,请求守将开门放他和北蛮入关的消息刚传来时,孙太后是要求所有知情者必须保密的,因为她知道这消息传出去必然民怨四起,知道她儿子这番操作不是个东西,不是人。

    更不配为君。

    但毕竟是自己亲儿子,只能护着。

    然后吧,刘太羽以及一些对此不满的勋贵大臣,都有私底下命人将相关消息传播出去,不然百姓哪那么快知道!

    紧接着的京城守卫战中,刘太羽更是披麻戴孝,带着家里的所有私兵和有能力的奴仆下人,参加了那场守卫战。

    并且还杀了不少敌人。

    勉强也能算为他父亲报了些仇。

    不过终究能力不怎么样,功劳也不是特别的大,所以事后论功行赏时,爵位并没有得到提升,只是由原来前几代积攒下来的爵位五代不降,特允许再次续上三代,也就是变成爵位八代不降。

    旻朝除了少数几个世袭罔替的国公侯爷之外,其余爵位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需要降等袭爵,还有一种是一代爵。

    一代爵很好理解,就是这个爵位不能传承下去,人死了,爵位就没了,很多受封赏的文官基本都是这一类爵位。

    宛渠侯属于降等袭爵的那种。

    父亲传给儿子需要降一等袭爵。

    但是吧,如果立了功,但是这个功劳又不足以升爵,不足以说把侯爵升成国公,那么就会允许他们多一两代不降等袭爵,也就是说这一代父亲传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