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李丞相之崛起!(求订阅,求月票)



    七月初三,符离集西门外,大明淮军炮兵阵地。

    一门门的十二斤红衣大炮和二十四斤冲天炮,早就被人推进或抬进了两座刚刚修好的炮垒。炮弹和火药也全都被搬运摆放到了炮垒当中指定的位置,炮手全部就位,都紧张地等候着装填发射的命令。

    这两座炮垒其实就是用那道让格斯泰的八旗马队碰得头破血流的车垒改建的,就是把车垒一边拆一边向前挪,用拆出来的车辆草袋,在更靠前的位置上堆出两个新的环形炮垒。其中先建成的一个距离符离集西门比较远,距离大约两里。另外一个可就近多了,距离只有一里多一点。

    距离符离集较远的那座炮垒中安放的都是十二斤红衣大炮,总共有十八门,全部都是在南京铸造,然后辛辛苦苦搬运到淮北前线的。

    而距离符离集比较近的炮垒中安放的则是用来发射开花弹的二十四斤冲天炮,也就是臼炮,数量也是十八门。虽然二十四斤臼炮发射的弹丸很重,比十二斤红衣大炮重了一倍。但臼炮因为炮管短、炮管壁又薄,所以重量也轻得多。不过搬运起来还是不大方便.这玩意的炮架没有轮子,得用大板车来拉,同样费了不少力气才从浦子口运过来。

    这三十六门大炮本来是为凤阳、徐州这样的坚城准备的,但是这两座淮泗地区一等一的坚城却都被轻取和诈取了。现在轮到挨炮弹的,却是符离集这座小而坚固的土围子。

    而在这两座炮垒的后方,来自淮河南北三十个营头的四万五千淮军官兵,都已经列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方阵,各自准备好了登城的长梯,都在屏气凝神,只等着决定他们自己一生和他们子孙许多代人的人生命运的关键一役的胜利结束。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李中堂收淮西之战,就是他们这群淮西人恢复一些往日荣光的战争。

    这一仗打好了,他们淮西武人就又是大明朝的股东了!

    而这场战争对于李中山李中堂来说,同样意义非凡!

    这一仗打好了,就能成功复收到淮西兵源之地。有了这个紧挨着南京的兵源之地,李中山就能成为大明朝廷之中,那个挟天子、令诸侯男人!

    同时,拥有了淮西兵的新大明,也就成为可以和西吴、北清并驾齐驱,三分天下的大势力了!

    李中山踌躇满志地走进了一个土木搭建的位于两个炮垒之间的,非常坚固的指挥部,这个指挥部距离符离集的西门不到两里的直线距离,中间全无遮挡,用肉眼也能把整个符离集西门外的战场全都收入眼底。

    指挥部内已经有许多军官在等候,济济一堂。看到李中山进来,都立正行礼。王安、王全、罗大为、尚淑英,还有若干江北督师府的参谋,都在等候总共的到来。

    之前的连日降雨已经结束,天气已经放晴,地面却依旧有点泥泞,清晨的时候战场上还弥漫着轻纱一样的雾气。

    透过这层薄纱似的雾气,李中山还是可以比较清楚地看见被他的淮军包围了十来天的符离集的西门和土墙准确的说,符离集的西门已经没有了,就剩下一门洞,还都让草袋、麻袋给堵上了。符离集的围墙是夯土的,高两丈,厚也是两丈。墙上也修了羊马墙和垛口,可以布兵防御。

    现在符离集城墙上插了不少五颜六色的旗帜,隐约也有些巡逻的兵士,但人并不多,应该都在集镇里面眯着呢!

    想到这里,李中山又问了一句:“格斯泰还是没回信?”

    他这两天天天让人往符离集里面射劝降信.虽然知道格斯泰不可能投降,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