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新农村!-第2/2页



    他们生病了,有银子可以看病。

    他们家中的孩子,可以不用在土地里刨食,也可以如那些老爷们的孩子,穿的整整齐齐去读书,去改变他们的命运。

    他们也可以去买昂贵的布匹,去酒楼里下馆子。

    这就是本王做这件事的初心。

    本王始终相信,真心一定能换来真心。

    朝廷帮扶百姓,不能以税收和利益为主。

    否则,必不久远也!”

    杨先恼怒万分,可朱钧说的太光明正大了,倒是让他觉得自己很卑鄙一样。

    “殿下说的有道理,只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

    这水泥路的确好走,可修建要多少银子呢?

    国库也才将将三百万两收入,全都投进农村,不仅办不成多少事,恐怕,还血本无归!”杨先道。

    “所以本王说你不仅蠢,还无用!”朱钧撇了撇嘴,“该说的本王都说了,从现在开始,你最好闭嘴。

    本王都不屑骂你,脏嘴!”

    “吴王,就事论事,何必恶意伤人......”宋廉忍不住了。

    “本王跟别人说话,轮得到你插嘴?要不是看在你是我大哥的老师,又给我上过几节课,我高低骂你两句!”朱钧哼了一声,把宋廉怼的半点脾气都没有。

    “行了,都别吵了!”朱远章合上手册,新农村的确很好,他自己也是苦过来的。

    太知道百姓过的什么日子了。

    朱钧是真正的为百姓着想的。

    “凤阳修建新农村,可没有让朝廷拨款!”朱远章看向方克钦,“对吗?”

    “回陛下,是的,这路是凤阳知府出面购买的水泥,得知修建新农村,都是乡亲们免费过来修建的。

    所以除了水泥成本,也没花太多银子。

    甚至那些石块,大石头,都是乡亲们去河里捡来,去开山背回来的。

    还有一点,吴王殿下可能没说清楚。

    新农村暂时实行的是承包制度,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为乡村建设的义务。

    目前新农村还在修建之中,今年凤阳府一半的村落都会修好路,凤阳将计划三年内,县县通路,乡乡通路,村村通路!

    下一步,就是修建学堂,这也是三年计划里的一部分。

    到时候,要让每个适龄的孩子,都接受教育!”

    “了不起!”朱远章忍不住赞道:“咱来了凤阳,每天都在刷新认知,咱总算明白,为什么凤阳能这么快恢复过来,还如此的有活力了。”

    “微臣也是执行吴王殿下的命令,当不起陛下的夸赞!”方克钦谦虚的道,可看向朱钧的时候,眼神却满是狂热!

    朱远章心里半点气都没了,看着朱钧,“你做的很好,把咱想做的都做了,甚至比咱想象中做的还好。

    你把新农村的办法写个折子上来,咱要认真的看,仔细的看!”

    说着,他看向其他人,“咱觉得这个新农村很好,不过,若是用以前的办法修建新农村,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如果按照凤阳模式,新农村似乎不是累赘,反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