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藏宝阁御宝斋



    救母心切的曹玉戈没回家,直接跟着宋老三来到东城门老街一家不起眼的当铺。

    “远瞧一座城,近看似木笼。里面住着猪八戒,竟赚爷爷铜。”这是形容当铺的一首童谣。“一座城”说的是以前的当铺建筑雄伟宏大,都是独立的院落,高墙大瓦房,门口都有高台阶,大门边的墙上大大的写着“当”字!里面住着猪八戒是说当铺掌柜都是大腹便便,吃的肥胖的,赚爷的铜就更好理解了,你一万块钱的东西,只肯给你当三千块钱,过了期了,这东西就是人家的了,哪怕没过期,你去赎回来,也要支付相应的利息。

    曹玉戈三人走进当铺大门,映入眼帘就是一个大大的屏风,把门遮的严严实实,这个也有讲究,屏风可以挡住外面视线,怕客户尴尬,柜台高高的,里面有人值守,若是当东西,需要你高高举起,经站柜的估价,在唱出来,后面有人写好字据,谈好价格,就可以收货放款!

    宋老三走到柜前,敲了敲柜前的木头栏杆,一长两短,冲里面喊了句:站柜的,告诉你家大掌柜,就说娘家舅舅来了!

    曹玉戈忍不住想笑:还娘家舅舅来了?这宋老三跑到当铺认亲来了?

    听旁边的小门“吱呀”一声打开,走出以为干精瘦的老者,约摸着有六十多岁,花白头发,见到宋老三先施了一礼。

    客气道:里面请!三人跟着大掌柜进了小门转了弯,走到一间不大的房间,像个小厅,不大,很精致,老先生吩咐一句看茶。

    对着宋老三道:哪位是娘家人?

    宋老三答:老家天衍门。

    老先生客气道:不知来此有何吩咐?

    宋老三:寻一物,五十年以上的胭脂玉,

    老先生起身告辞:一句请稍等,就去了里屋,几分钟后又出来了,冲着宋老三说:没有货,只有一条消息,一年零三个月的,贵客需要我可取来,宋老三道:取来吧。

    有一个小伙计手捧着一个托盘,里面装着一个信封一样的东西,客气的放在宋老三面前,就下去了,老者问,贵客可还有吩咐?宋老三略一沉吟,拿出了一颗金鸭蛋,推到老者面前,老者拿了起来,观察了一会,又拿起放大镜,反复看了一会,东西是好东西,贵客打算出给蔽号?还是寄售?宋老三道:你们什么价收?老者答二百钱。

    宋老三说:那我寄售,东西又推了回来,还给宋老三。

    宋老三起身告辞,老者送出小门,恭敬一礼道:贵客若有何吩咐,尽管言来,小店能帮之处,一定尽力去办。

    宋老三领着二人出了门,又去了南街,这次是一家纸扎铺,不过这家纸扎铺规模很大,双开门的门面就有六间之多。里面的掌柜伙计忙忙碌碌,而宋老三却直接对着掌柜说了一句娘家来人了,就跟着掌柜去了后堂,和刚才的藏宝阁接待差不多,这次也没有胭脂玉的现货,只有两条胭脂玉的消息。一条是六年前的,一条是三年前的,宋老三拿着两个信封,走出了纸扎铺。

    曹玉戈好奇道:宋大哥,这两家店铺?宋老三道,他们就是我们的上线,憋宝人取了宝,总要卖出去,他们这些店,明面上有自己的营生,暗地里只为憋宝人服务,达官贵人需要什么奇珍异宝,通过他们给我们下单,我们取了宝,再送回来给他们交任务,刚才的藏宝阁打算200两黄金收我憋宝取来的金鸭蛋,我觉得亏,就打算挂在他店里寄售,有需要的自然会联系他们报价。他们通知我价格,价格不合适,我就不卖,放心吧,不会发生杀人夺宝之事,信誉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比他们的命还重要

    这些御宝斋珍宝阁和憋宝人打交道。他们就是憋宝人沟通上层达官显贵的中间人,做这一行最重信誉,一是一,二是二,他们经营所卖奇珍异宝,都来自憋宝人,憋宝人对他们来说就是自己的娘家亲舅,毕竟衣食父母也是父母不是,这个行当外人插不进手,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千年积攒的信誉,流传至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