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麻辣兔头



回到家的宁不语精疲力尽,浑身还是油烟味。

 洗了个澡,啥也不想干,躺在了床上,很快呼呼睡去。

 台长的面子还是很大的,导演为了效率,不要求每天都开会,只是让每个人反馈下各自工作的进度。

 宁不语因为白天在打工,晚上又准备兔头,一直没啥空闲,就没在群里说话。

 并没有啥闲言碎语,至于私底下有没有说啥,不得而知。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发了今天的走动计划。

 “小宁,别勉强,实在不行就换个地方。”

 导演心里很清楚,阿珍饭馆难度太高了,几个节目都没能请过来,威逼利诱,各种手段都用过了,自然也包括上门帮忙,想要感动对方,效果甚微。

 人家不求于你,根本无所谓。

 “我明白的,导演今天再去试试,不行就放弃。”

 见他这么说,刘强也不再多言。

 来了个新人,作为节目组的老大,肯定会做些了解。

 随便问了几个人,他放下了心。

 评价高啊,年轻有活力,愿意吃苦,人大方勤快。

 不是科班出身又怎么了,愿意学就行,谁不是从不会到会。

 有宁不语这么个人过来,对于整个节目组是有好处的。

 前几天有几家知名杂志社过来采访,他还顺便露了个脸。

 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宣传,多一个人知道《金牌厨师大战》正在筹备中都是好事。

 显然记者对于宁不语没有继续写诗,而是当了副导演很是意外。

 毕竟说了,省文联都发出了邀请,你直接去工作就行。

 宁不语的回答很漂亮,他喜欢现在的工作,喜欢现在的氛围,写诗基本属于爱好,得先有面包和牛奶。

 很现实的三观。

 出来工作,肯定是为了钱,难道还是梦想。

 诗,不是每天都能写的出来,不是每首都经典,有个稳定的工作它不香么。

 再者,台长秘书过来了两次,别的没说,让他有困难可以提,尽量满足。

 一个新综艺,那需要台长出面,就是冲着宁不语的面子。

 这番操作把另外俩同样筹备中的导演羡慕死了。

 你这会就算偷点懒,刘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还如此勤奋。

 八点五十,宁不语到了店里。

 “来啦。”阿珍老板热情地打着招呼。

 “早啊!”

 “来,吃早饭。”

 “不用了,我吃过出门的。”

 有了昨天的经验,宁不语直接去到大桶边上。

 里头的汁水已经少了不少,拿过大勺,从里头捞出个兔头,拿盘子一装,放在了阿强面前。

 “这要怎么吃呢?”

 三个多小时的熬煮和一晚上的浸泡,整个兔头已经变色,上头挂着花椒辣椒等调味品。

 阿强有些犯难。

 宁不语拿来一次性手套,先把兔头掰开。

 “脸颊肉先吃。”

 作为蜀地人,阿强是吃辣椒麻椒长大的,哪怕搬来静海,生活习惯依然没有改变。

 呲溜。

 脸颊的肉已经炖透了,轻轻一吸,便到了嘴里。

 咕嘟...

 边上的阿珍咽着口水。

 这味也太香了吧。

 “好吃么?”

 “好吃,太好吃了。”阿强想要形容来着,可想了几秒,发现词穷,于是不再多言,捧着兔头在那不停地嗦着。

 见到这一幕,宁不语松了口气,不用多说,包括老板娘在内,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分了一个过去。

 “嘶...好辣...可是好香啊。”

 “有点害怕...兔头居然这么好吃?”

 “我能再要一个么?”

 牛逼!

 宁不语对于史大师佩服的紧,他好像没听说过华夏哪个地方吃兔头来着。

 看着渗人,又没多少肉,家里偶尔吃,估计都喝鸡头似的,早早地剁了。

 香!

 是这道菜的精髓。

 外观看着虽然有些渗人,可是你真品尝过了,绝对会陷入其魅力之中。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吃的来。

 有个大姐上周才来上班,还没习惯麻辣的滋味,对她而言有些重口味了。

 “小宁,这道菜谱多少钱,我出钱买了。”

 阿珍做了二十年的饭馆生意,很清楚多一道招牌菜,对于店铺是什么意义。

 “先不急,咱们中午看看别的食客的反应再说。”

 静海毕竟是沿海城市,吃的比较清淡,凡事都讲究个鲜。

 小馆子是蜀地特色,到了当地也进行了地域化的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