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团结就是硬道理



    三天以后,陈力平传来短信息,“沈才,你写的那篇作品,在《晨阳日报》发表了,你和我联合署名。编辑反馈过来的消息,也很不错,质量非常高。报社的总编室主任还收到了晨阳市委组织部的领导的批注。大度县委宣传部的内刊杂志,下一期全文转载这篇作品,同时,还把晨阳市委组织部领导的批注一同发表。总而言之,你的功劳很大”!

    沈才稍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大度县委宣传部主要是看在市里领导的份上,才转载这篇作品。不过,县委宣传部也确实抓住了时机,尽管是我和陈力平的作品,也同样是宣传部的功劳,大家都有份。沈才回复了一个握手的符号,“谢谢陈主席,以后,我将继续在业余时间多写一些作品,请你多指导”。

    陈力平继续发来消息,“我也把你当成自己人,对你高看一眼。团结就是硬道理。你负责第一道程序,写出初稿,我再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者加工,随后,我负责推荐到报刊发表,这样,我和你就能够分享到更多的成果。其实,你可能没有仔细想过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论文发表,是比较难的。这个环节很重要,因此,我负责这个最后的关口”!

    沈才觉得陈力平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还是让领导多得成绩,自己作为部下,不能与领导抢功劳。他斟酌了一下用词,“主席考虑很全面,你看这样好不好?初稿由我完成,发表的时候,你根据作品的内容,确定作者的名字,我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干事,有时候,我的名字在报纸上发表,可能不是很好。你认为呢?”沈才想到了办公室副主任的消息,又不方便明显地提出来,只好隐晦地点了点这个主题。

    隔了一会儿,陈力平回复,“沈才,你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我们就不要分彼此了。当然,你以后写出了作品,有时候,用我的名字单独发表,有时候,也可以用你的名字单独发表,主要还是根据内容确定。我是真心扶持你的,你放心,你的发展,我会时刻放在心上。”

    沈才看了以后,有些兴奋,马上回复,“好的。”从陈力平的态度来看,他也可能看出了话中的另外一个意思,只不过,没有明确地表示出来,也只有这样回答,似乎包含了某种深意。

    有些事情,确实要把握好原则。不能着急,也不要好高骛远,但是,在关键时刻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能够有效地拉近上下之间的距离。沈才不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当然,至于效果是不是特别好,自己仍然没有把握,也只有这样了。不能表现太激动了。只要陈力平需要沈才提供支持,这就是沈才的重大机遇出现了。作为一个优秀的工会主席,应该知道部下的分量,通常情况下,鼓励下属多做事,也是一种明智的管理方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