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科技的尽头是罪恶



    K公司为了止损,便决定在Z国成立分公司,销售计算机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因为Z国市场的空白,K公司很快就开始盈利。

    而秦维新和史文凯则继续留在Z国研发“量子生物计算机”。

    没有了国家层面的压力,以及拥有绝对的研发决定权,秦维新就更大胆了。他放弃了完全遵循量子生物计算机的设计理论,并且通过牺牲部分性能来降低架构设计上的困难程度。

    在这种前提下,他还将自己理解的五行八卦和奇门遁甲等“术数”思想,应用到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当中。

    经过几年的钻研,第一台并不算理想的量子生物计算机,终于在实验室里诞生。

    从外表上看起来,它与普通计算机基本无异。但是在性能和算力上,已经超出当代最顶尖的超级服务器十几个数量级。而且他的算力和性能还会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呈指数级释放。

    秦维新将研究成果汇报给K公司总部后,总部却命令他们将所有技术成果进行加密,统一交给总部另一个技术团队管理。还要使用特殊手段,将该计算机和所有相关的技术资料秘密地运送至A国总部。

    给出的理由是,这样具有颠覆性的科技产品,所集成的技术遥遥领先当代。其中任何一个超前的技术点,在没有经过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贸然地投入应用,将会对现有技术造成灾难性的毁灭打击。这样的技术不容许被外界所知,更不容许落入竟争对手之手。

    而它应该成为K公司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技术储备,更应该成为A国领先全球的保障。所以这些东西不属于你秦维新,它们应属于K公司。

    对于总部这样的安排,秦维新自然心意难平,除了感到付出没有被尊重,还有信任被侵犯。但是在当时那种国际关系下,自己这样的身份,被刻意提防和区别对待,也是形势所决定的。

    他没有办法改变公司的决策,为了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只能选择妥协。

    不过,在转移研究成果时,秦维新保留了设计中引入“术数”思想的那部分技术资料,因为他觉得那部分是自己的东西。

    另外,那台量子生物计算机之所以能够运行起来,是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独立个体,而是融入环境空间当中的五行元素之一。

    或者说它能在当前的环境运行起来,是因为它与当前所在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且稳定的量子场体系。

    从“术数”的角度讲,该计算机所在的空间,其实是一个人为创造的独的混乱时空,在混乱中维持一种五行平衡的稳态。

    因此,严格来说,那台计算机只是整套量子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

    如果将计算机转移到A国,则需要秦维新结合“术数”思想和量子技术,重新搭建一套量子场体系,才能使机器正常运转起来。

    而这部分技术正是秦维新坚持要保留的!

    在与公司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双方各做了退让。公司允许量子生物计算机继续留在Z国,不过要参与到公司的商业运行中去。

    随即秦维新被任命为K公司在Z国分公司的CTO,负责将那台量子生物计算机参与到K公司的商业运作之中。凭借恐怖的算力和性能,K公司轻松碾压市场上的同类计算机服务产品。

    与此同时,K公司在A国总部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研发团队。其目标是研究如何将多年积累的量子生物技术应用到新的产品中去,团队成员主要是几年前离开“量子生物计算机研发项目”的那群归国科学家。

    很短时间之内,那支新团队在实验室搭建起一套神秘的量子互联网系统。它与普通的互联网不一样,运用的是量子网络通信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